加强涉农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农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是对业务、财务等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监督、评估的职能部门,对农业金融机构实施监督,督促其人员遵纪守法,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乏,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确保业务顺利开展,稳健运作等,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监督作用,起到医疗队、消防队、助推器的作用,是农业金融机构的免疫系统。农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局部,在促进 三农 经济健康开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今日国家加强农业根底地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 三农 贷款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涉农金融机构普及城乡,传统优势使其在支持 三农 方面大有作为。但是,在农业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队伍中,仍然存在着素养不高、应变能力差、审计手段传统落后、缺乏足够的权威和独立性、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等问题;以及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管理和运行方式,农业属于弱质产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在农业保险业务运作不完善、农贷担保机构不健全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下,农业金融机构还存在着历史包袱较重、资产结构不合理、风险集中、资产质量差、有效抵御风险的资金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目前涉农金融机构还存在一定数量的隐性不良资产等等。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加强农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内部审计中的作用,是可以走出困境的。 正确处理好金融效劳与监管的关系; 财政工作中,政府和农户方面往往重效劳、轻资金来源、轻风险管理。应该强调的是:市场经济也是风险经济,国家重视农业,号召向农业倾斜,强化农业主体地位,保障十几亿人民的饮食平安,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作为经营货币的特别企业,涉农金融机构假如放弃其本身的性质、开展规律和经营原那么,成为财政部门的出纳和政府的 钱袋 ,靠放松贷款条件来满足涉农资金的刚性需求,只能是权宜之计,迟早要出事。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将导致农业金融机构回归改革前的老路,并最终因行政命令和政府行为而导致大量不良资产,违反了科学开展观的根本要求,违反了 让银行成为真正的银行 的理念,也无助于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开展。没有谋略的人,万事者缺乏谋略;没有谋略的人,缺乏谋略一域。作为决策部门,必须正确处理金融效劳与监管之间的关系。审核员应具有辩证思维和哲学思维,立足当前,胸怀全局,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