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进展政协提案【案由】关于加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进展的建议案 【类号】6 【类别】教育事业 【提案号】0137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财政部会同教育部讨论办理 【提案人】吴明熹 【主题词】农村 普教 经费 【提案形式】个人 【内容】 农村基础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农业方兴未艾,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国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有数以亿计受过基础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作为农村改革和进展的人力资源基础。 但是,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我国农村 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 7 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 3 年。在 15 岁至 64 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 1%,比城市低 13 个百分点。全国现有 8500 万文盲半文盲,四分之三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全国有 431 个县没有普九,已经普九的部分地区是低水平意义上的普九,基础不稳。不少地方存在学生因贫辍学、拖欠老师工资、学校危房年久失修、公用经费短缺等突出问题。主要问题是: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问题 我国是一个进展中的人口大国,兴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教育经费十分紧张,1999 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8191l 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8l5.76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 2.79%,低于世界上许多进展中国家的教育投入比例。而这有限经费中的大部分又没有投入到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之中。以 1998 年为例,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学生为 1.23 亿,占当年全国基础教育学生的 2/3,但当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中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只占27.5%。 自 80 年代初期以来,我国逐步把基础教育的财政与管理权限下放给各级地方政府,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模式。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实施,已逐步建立健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由于近年来各地区经济进展严重不平衡,县与县之间的财政收入差异十分明显,造成各地基础教育事业进展不平衡。据报道,目前中央财政把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 50%以上花费在高等教育上。同样,省级财政也把较大部分教育经费花费在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上。中央和省两级财政对基础教育投资宏观调控能力的减弱,导致一些困难的地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