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医院重症科重返一线医生抗击肺炎疫情感人先进事迹材料

医院重症科重返一线医生抗击肺炎疫情感人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1/2
医院重症科重返一线医生抗击肺炎疫情感人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2/2
医院重症科重返一线医生抗击肺炎疫情感人先进事迹材料还记得“哭泣的医生”胡明吗?1 月 28 日,武汉肺科医院 ICU 外,主任胡明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他当场情绪失控、泣不成声。这一画面被本报和众多媒体记录后,久久定格在人们心中。那位让胡明牵挂的好同事、好兄弟就是袁海涛——协和东西湖医院 ICU 主任。 2 月 7 日,感染新冠肺炎、一度病危插管的袁海涛,经过积极抢救和恢复,痊愈出院。21 日,度过隔离期的他重返岗位,再战一线。 “为了挽救生命,我必须冒这个险” 袁海涛今年 44 岁。1 月 14 日,他所在的院内救治专家组碰到了一个难题: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危险,进展为重度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必须进行气管插管并转运到 ICU,但插管就意味着“门户大开”,患者气道内的病毒极易传染他人。 “为了挽救生命,我必须冒这个险。”袁海涛当机立断。在对病人实施插管后,他和同事们将病人转运 ICU 病房。 袁海涛记得,这一段转运的距离虽然只有 600 多米,但患者躁动,并试图拔管。转运中,袁海涛防护服里的汗水、雾水,夹着防护服外的雨水,混在一起,流到了他的眼里、嘴里,全身湿透。这是他 20 多年来经历的最艰难的\’一次转运。 1 月 15 日晚,袁海涛开始感觉肌肉酸痛、乏力。夜里,他的体温升至39℃。16 日,CT 检查结果显示肺部有阴影。17 日,袁海涛在本院呼吸内科隔离病区住院接受治疗。 1 月 28 日,袁海涛出现了严重的呼吸困难。当天,医院下达重症知情书,妻子颤抖着手,艰难地签了字。 28 日晚 10 时,袁海涛被转至武汉市肺科医院 ICU 病房。好友胡明听说后,出现了在镜头前泣不成声的那一幕。 “一起分担,决不再让一个战友倒下” 可喜的是,三天后,袁海涛的体温逐步降了下来。 2 月 6 日,最后一次核酸检测结果出来:阴性。连续三次检测呈阴性,袁海涛心里兴奋极了,立即通过微信告诉了妻子。 治疗期间,只要呼吸不太困难,袁海涛就通过微信或者电话和科室同事连线,坚持进行远程诊疗。“病好了,我应该回去。回归,对患者、战友应该是最好的鼓舞。” 2 月 7 日,袁海涛治愈出院,转回协和东西湖医院进行愈后隔离观察。 2 月 21 日,他结束了 14 天的隔离期。上午 9 时,收拾好自己简单的个人物品,走出隔离病房,袁海涛直奔自己的工作岗位——重症医学科。 肺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因此袁海涛进入“红区”查房不能时间太久。出来后,他就坚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医院重症科重返一线医生抗击肺炎疫情感人先进事迹材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