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分 式15.1.1 从分数到分式1.了解分式的概念,能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为分式,会求分式的值.(重点)2.理解当分母不为零时分式才有意义;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下,会求分式的分母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会确定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难点) 一、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学生欣赏一组图片(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自古以来就是四川通往中原的重要水路,也是秀美壮丽、享誉中外的世界旅游胜地.早在 1500 多年前的魏晋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在他的著作《水经注》中留下一段生动的描述:“有时朝发白帝城,暮至江陵,期间千二里,虽乘龙御风,不以疾也.”多媒体出示以下问题:(1)如果客船早 6 时从白帝城启航,顺水而下,傍晚 6 时到达江陵,航程 600 千米,客船航行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千米/小时?(2)如果客船 8 小时航行了 s 千米,该船航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如果客船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为 v 千米/小时,江水流动的平均速度为 20 千米/小时.那么客船顺水而下,航行 600 千米需多少时间?如果客船逆水航行 s 千米,需要多少时间?你能解答情境导入中的问题吗?与同学交流.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分式的概念【类型一】 判断代数式是否为分式 在式子、、、、+、9x+中,分式的个数有(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解析:、、9x+这 3 个式子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因此是分式.其他式子分母中均不含有字母,是整式,而不是分式.故选 B.方法总结: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就是分式,注意 π 不是字母,是常数.【类型二】 探究分式的规律 观察下面一列分式:,-,,-,…(其中 x≠0).(1)根据上述分式的规律写出第 6 个分式;(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试写出第 n(n 为正整数)个分式,并简单说明理由.解析:(1)根据已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次数与系数关系得出答案;(2)利用(1)中数据的变化规律得出答案.解:(1)观察各分式的规律可得:第 6 个分式为-;(2)由已知可得:第 n(n 为正整数)个分式为(-1)n+1×,理由: 分母的底数为 y,次数是连续的正整数,分子底数是 x,次数是连续的奇数,且偶数个为负,∴第 n(n 为正整数)个分式为(-1)n+1×.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定义以及数字变化规律,得出分子与分母的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类型三】 根据实际问题列分式 每千克 m 元的糖果 x 千克与每千克 n 元的糖果 y 千克混合成杂拌糖,这样混合后的杂拌糖果每千克的价格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