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常见问题回答振荡器 问:内部时钟振荡器是否稳定?是否可以用于产生波特率的时基? 答:不同器件的内部时钟振荡器的精度是不同的(±20%)。随电源电压变化,它也将发生变化(6.5%/V)。但基本不随温度变化(<1%温度变化范围-40℃~+85℃)。由于不同器件内部振荡器的离散性较大,所以不能用于产生波特率,应该外接标准晶体 。而有些器件,如C8051F3xx/f12x/f04x/f06x 内部振荡器精度为±2%,可用于产生波特率 。 问:片内/外振荡器如何配置? 答:正确步骤: 1、允许外部振荡器; 2、等待 1ms; 3、查询 XTLVLD '0'->'1' 4、切换到外部振荡器。 注意:振荡器频率的选择,即 OSCXCN 寄存器的配置(外部振荡器频率控制位的设置)。关于更多的信息以及源代码可以参看应用笔记 AN002《配置内部和外部振荡器》。应用笔记可以从我公司网站下载: 问:C8051F MCU 的指令执行速度为多少? 答:C8051F MCU 的 CIP-51 内核采纳流水线结构,与标准的 8051 结构相比,指令执行速度有很大的提高。标准的 8051 单片机执行一个单周期指令需要 12 个系统时钟周期,而C8051F MCU 执行一个单周期指令只需要一个系统时钟周期。假如系统时钟频率为 25MHz,执行一个单周期指令所需时间为 40ns。 问:切换外部晶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首先要允许外部振荡器,但此时的系统时钟源仍应是内部时钟,直到外部振荡器稳定后,才可将系统时钟源切换到外部振荡器上,否则会出现切换不过去,系统死机的情况。 问:使用外部晶振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所有的模拟和数字电源引脚都应接电源(2.7~3.6V); 2、C8051F3xx 系列器件的晶振引脚间应跨接一个 10M 电阻(在新华龙网站的“主页”—“原理图/PCB 库”中有 C8051F 系列单片机的典型接线图); 3、晶振、电容等相关器件尽量靠近单片机的晶振引脚。 问:系统时钟切换到外部时钟后,内部的时钟是否应关闭? 答:可以选择关闭或不关闭,但是从降低功耗的角度来说,应该关闭。 问:系统时钟可不可以在程序中随时切换? 答:可以,但是由内部再一次切换到外部时应根据技术问答 2 所介绍的步骤进行切换。 问:使用外部晶振时如何配置芯片的引脚? 答答:对于芯片上有固定晶振引脚的设备(例如 C8051F02X);相应时钟输入引脚按选择的晶振模式自动分配引脚; 对于晶振引脚与 GPIO 共用的芯片(例如 C8051F30X);晶振引脚要按下述方式进行设置: (1).外接晶体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