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抒情方式大全迭词作用(1)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2)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李德裕的《登崖州城作》: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列锦: 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景,用以烘托气氛、制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方法。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制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再如韩翃的《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两句诗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迭合,不但鲜亮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创设了一种幽怨凄清的意境。 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如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联想: 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方,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制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衬托: 指的是以乙衬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