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的表现手法有哪些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将荷叶比作碧伞,生动形象,从而传达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刘攽《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将平静的水面比作淡磨之明镜,写出水面的静态美。 拟人 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柳条藤蔓用拟人化的系的动作挽留主人,从而表现主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作者把海棠写成了一个睡美人,突出了海棠的高洁漂亮,以及作者对海棠的喜爱之情。 双关 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一凉字,既写出了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一字双关。秦韬玉《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既表达了对贫女的同情,又倾诉了自己终年劳心却久屈下僚的愤懑不平。 反复 苏轼《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丏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字间隔反复,使词的音调明朗,突出渲染了春趣。 夸张 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山之高远。李白《与夏十二登岳 阳楼》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 互文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互文手法,使诗句语言明快,结构工整,声韵和谐。 设问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深长的亡国之愁苦。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切的惜花之情。 烘托、渲染(有时用侧面描写) 贾岛《暮过山村》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用怪禽在旷野中的啼叫、落日斜照渲染山村外清冷甚至让人生畏的气氛。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诗人借西下的夕阳、昏暝的群壑、松际的月亮、风中的清泉等意象表现时间的暗中流动,渲染了越来越清幽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孤独的心境。李白《蜀道难》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用黄鹤、猿猱、不得过、愁攀援侧面写出山的高险。李白《听蜀僧濬弹琴》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既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的状态,又侧面烘托出了琴声的魅力。 抑扬法(先扬后抑、先抑后扬)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人运用先扬后抑的手法鲜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