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玩课和孩子一起玩“课〞踏着铃声走进教室,看孩子们做好了上课准备,我便说:“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七课《登鹳雀楼》。〞话音刚落,只见第三组第一排小个子严飞宇高高举起了小手。我问什么事,他笑眯眯地自豪地说:“老师,《登鹳雀楼》我早就会背了。〞其它孩子也纷纷举起,有的说是在幼儿园学背的,有的说爸爸妈妈教背的,有的说在预习时背会的。检查几位小朋友,大家确实会背了。看来这节课按部就班来教学,对于这些未学已会背诵的孩子来说,一定是勾不起兴趣的了。我灵机一动决定这节课就带孩子一起“玩〞。“玩〞写。这首古诗连同诗题共 24 个字,其中就有 8 个字是一类字,要求会读会写,其他的字多为学过的字,需要复习。于是,我决定先带着孩子将古诗写下来。我神奇地说:“现在,你们都来当回魔术师,伸出你们的手做魔术棒,指挥老师将古诗写在黑板上,好吗?〞孩子们一听,要当魔术师,还指挥老师写字,欢乐的欢呼雀跃,一个个高高举起手臂,从课题开始,在空中描画着汉字,嘴巴中欢快的念着每一个字的笔画。我呢,那么在黑板上将古诗分行整齐工整的写在黑板上。和着欢快的节奏,“小魔术师〞们书空的的一个个汉字,一个个全跑到了黑板上,标准、美丽,他们怎能不快乐呢。“玩〞读。突然想起戴建荣老师朗读《登鹳雀楼》的情景,夸张的语态,丰富的肢体语言,真是好玩。我想,假如这样读,孩子们一定觉得新奇,有意思。于是,我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读古诗,然后我再学着戴老师的样子读一读。果然不出我所料,听着我的朗读,看着我朗读时夸张的情态,孩子们欢乐地直拍小手。我让他们说说我和小朋友读的有何不同。有的说,“白日依山尽〞的‘尽’字,老师读的渐慢渐弱,有的说,“黄河入海流〞的‘流’字老师读的很长,像水在流动;有的说,“更上一层楼〞的‘楼’老师读得越来越高,而且很长,像爬楼梯……听着孩子们精彩的发言,我也禁不住给他们鼓掌。孩子们模仿着多变的语调、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开始了兴趣盎然的古诗朗读,有趣极了。“玩〞想。画画是低年级孩子最喜爱的活动了。我和孩子们一起将古诗文字变成画面,画在黑板上和纸上。孩子们快乐极了,用手中的画笔尽情涂抹。远处的群山连绵不断,黄昏的太阳依偎着山峦,黄河的水奔流之下汇入浩瀚无边的大海,诗人站在高高的楼上,凭栏远眺思绪万千。当诗中的文字在孩子的脑海中变成丰富的画面,流淌在白纸之上时,诗歌的内容孩子早已了然于胸。无需更多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