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管理的会计体系构建摘要:20世纪末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的促成,以及互联网金融加快了金融脱媒,都在撼动着百年传统银行的坚固位置。因此,在新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要想实现健康进展,就必须依托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实施应用,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型。文章从管理会计的历史及现状入手,介绍了独具特色的商业管理会计体系,分析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措施建议,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词: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构建与应用 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到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国际银行业的巨头们纷纷陷入了沼泽中,但中国银行业在近些年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跻身全球银行业排行榜前列。归其原因,离不开国家经济持续健康的进展以及对银行业严格的监督管理政策。自21世纪以来,我国银行业内部治理框架发生了变化,引入国际上先进的风险管理手段,提升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但和国际上一些先进的商业银行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主要在于管理技术精细化管理水平上。所以,中国银行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拔得头筹,就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构建一个具有强大经营管理能力,能够实现资本增值的现代化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那么,这样的管理会计体系具有什么特色,如何科学的构建管理会计体系成为了本文探究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历史与现状 会计学科进展到今日,已形成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其中,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科进一步进展的结果。可能对多数人来说,管理会计是枯燥乏味的,但却又高深莫测,各种抽象的专业术语,让你觉得可望而不可即。其实不然,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我们每个人都会和管理会计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简单的说,管理会计就是为”管理“服务的”会计“,它主要是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有用的信息资料。正所谓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管理会计就是决策者身后的”诸葛亮”,搜集信息并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据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作战方案。20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将管理学从经验管理阶段转向了科学管理阶段,从”成本会计”中萌生并成长起来的管理会计,为会计服务于企业管理开辟了新道路。管理会计至此之后开始了阶段性的进展历程。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战略管理会计开始诞生,管理会计的进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以多维度价值衡量为核心内容的管理会计体系应运而生。在设计价值计量和管理的各个经营管理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