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减持新方案的市场优势论文2025-12-02 近期市场上流传的国有股减持版本与前期市场猜想的大相径庭,国有股减持新的市场优势。其特点是将国有股减持与新股的融资、老股的再融资结合起来。对于新发行的上市公司来说,其 IPO 融资额的十分之一用于国有股减持。对于老上市公司来说,其再融资如增发或配股额的十分之一用于国有股减持。假定一重组改制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为 5 亿,其中国有股为 3 亿,法人股为 1 亿。原定发行 1 亿新股,发行价为 10 元,原定总筹资额为 10 亿。现在将发行 1.1 亿流通股,总筹资额为 11 亿,其中 10 亿资金作为新股发行筹资额仍然归属上市公司,另外 1 个亿作为国有股减持的收入上交国家或地方财政。此时总股本仍为 5 个亿,其中国有股剩下 2.9 亿,法人股仍为 1 个亿,而流通股变为 1.1 亿,国有股比例有所下降。如该公司第二年将增发 1 个亿新股,其发行价仍为 10 元。现在将增发 1.1 亿流通股,仍然获得总筹资额 11 亿,这 11 亿资金在上市公司与政府间分配比例仍然不变。增发结束后,国有股剩下 2.8 亿,法人股仍为 1个亿,而流通股本增加到 2.2 亿。国有股比例明显下降。 认真讨论以上方案,我们认为,它与前期市场广为流传的老方案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体现了国有股减持的稳定原则。前期流传的国有股减持版本为:1995 年以前上市的公司优先减持,而且减持价格在净资产与市价之间。同时,国有股减持计划第一步是将国有股持股比例减持到 50%左右,第二步是将国有股持股比例减持到 33%左右。这样一种减持方法虽然有利于市场市盈率的降低,但也会带来板块之间的碰撞。市场中共有 1000 多家上市公司,其中率先减持的上市公司不超过 100 家。由于国有股减持的价格为市价打一定比例的折扣,因此,率先减持的上市公司市盈率可望比大盘有所降低,必定吸引热钱流向这一板块。一旦这一板块国有股减持工作完成,这部分热钱又会转向减持的另一板块,这会造成整个市场股价的进一步无序或错乱,经济学论文《国有股减持新方案的市场优势》。而最新的国有股减持方案不会产生这一问题,有利于各家股票价格保持相对的稳定。 第二,体现了国有股减持的市场化原则。这主要表现在国有股减持的价格上。前期国有股减持版本中国有股减持价格是不固定的:高于资产而低于市价。按最新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国有股减持的价格由市场说了算,只要新股能够发行出去以及上市公司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