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实证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实证 【摘 要】本文就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建设进行分析,根据对河南郑州新区实例的分析,对其中各项指标的现状以及变化趋势展开讨论。 【关键词】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建设;指标体系 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可持续进展的思想就已经逐渐的深化到各行各业中去,人们也深刻的认识到仅仅通过环境污染指标并不能够对社会、环境、经济与人口相互交错的生态系统进行准确的反映。本文就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建设进行分析,并以河南郑州新区为分析实例,讨论和讨论体系中各项指标的现状以及变化趋势。 一、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的意义及其基本原则 1、指标体系的建立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展,生态城市建设与可持续进展的思想也逐渐成为城市进展的主流,而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能够有效的推动和促进其生态建设的进程,进一步的贯彻落实生态城市与可持续进展的建设思想,从而推动环境保护计划的落实。此外,还可以对全球范围内的区域经济进展状况以及生态环境建设进行系统的比较,吸收国外的成功、先进经验,从而使得我国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得以不断完善。 2、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主要包括 6个方面的内容,即: 1)科学性:即必须在科学基础上进行构建,从而明确指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法律规范测算统计的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代表性:即评价指标能够最大程度的将城市的生态系统建设的特征与状态进行反映。 3)层次性:即根据对各个方面评价的详实程度以及需求不同,对其进行层次性划分。 4)阶段性:即根据城市生态建设进展情况确定评价指标的阶段性实施目标。 5)可操作性:即要对数据的可获得性进行全面的考虑,并以此建立一套简单清楚的指标体系,使得其评价过程容易操作。 6)动态性:即建立的指标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动态进展要求。 3、多级灰色关联法评价模式 关联度是对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方法,它的基本思想即为依据曲线之间的类似度对其关联程度进行推断。而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则是在确定序列(目标序列、比较序列)间关联系数的基础上,应用相对重要性权重,对各序列间的关联度进行逐层计算。当目标序列同比较序列的关联度大时,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