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工作计划(十五)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 坚持以校本教研为基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不断促进师生进展为根本,充分发挥各教研组的作用,重点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实际的问题。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养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必须教科研本事、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老师队伍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创新型、学习型、讨论型高素养的新型老师队伍。 二、主要资料和基本形 (一)主要资料 1、加强专业精神的培训。坚持做好师德培训,利用暑期师德教育学习活动,集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每学期评选表彰一批校级先进老师,组织一次先进老师经验沟通,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2、扎实开展全员读书活动。制造读书条件,设立专项经费购置必须数量的书籍供老师阅读,每位老师根据学科特点,征订一本教育教学杂志。每学年规定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撰写至少 1 篇读书心得。 3、加强业务理念和本事培训。在学校和学科组、班主任层面及时组织开展教育科研、德育、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题培训。 4、教育科研本事培训。有效开展与学校工作实际紧密联系的课题讨论。提倡各教研组确定研讨主题,加强教研组建设,同时让老师们在讨论过程中,学习理论、更新观念、矫正行为、促进进展。 (二)基本形式 1、校际培训:学校经过调查了解,根据老师普遍性需要,组织开展全校性的校本培训活动。组织校际联谊教研,加强校际沟通沟通。 2、教研组培训:根据教研组特点,开展与各教研组专业紧密关联的培训资料。 3、自我培训:老师制定个人进展计划,为自我设计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三、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 保障措施: 1、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教科室和教务处负责具体工作。学校经过专题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修订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2、加强校本培训的宣传工作。 3、供给各种培训渠道,落实各项措施,扎实开展各项活动。校本培训各项工作有考勤、记录、考核,档案齐全,能及时仔细做好校本培训的总结改善工作。 4、总务处为校本培训作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必要的经费、图书、设施保证校本培训的开展。 预期效果: 能有效提高老师实施素养教育的本事和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努力创新,构成自我的特色,确保老师参加率高,培训质量高,整体素养提高,骨干老师成长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