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构建讨论基于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构建讨论 【摘要】本文以多元智力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将学生职业能力培育融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多元化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形成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可操作的评价机制,全面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进展。 【关键词】职业能力 综合素养 评价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个体在职业、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近几年,高职所培育的人才在职业能力方面未表现出明显优势,不能满足企业、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问题根源在于高职学生专业技能不强,综合素养不高。 一、我国高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与社会需求脱节。高职现行的综合素养评价的标准并不能充分反映毕业生的真实情况和素养。综合素养测评中的德智体几个大方面以及每个大方面下具体的小指标之间的权重关系很难协调好,导致最终测算出来的分数并不具有实际意义上的效用,这种评价很难满足用人单位选拔毕业生的评价需求。 高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缺乏全面性。在各校现行的综合素养评价体系下,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评价过分注重知识性的考评,忽视了能力考评;过分注重了量化评价的结果,忽视了定性评价;过分注重对现实测评指标的考评,忽视了对潜质测评指标的考评;过分注重了对结果的考评,忽视了对过程的考评。 对高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目的与功能缺乏认识。对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和反馈学生的素养进展状况,激励和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全面素养,为国家培育出新型的高技能人才。然而,对高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目的和功能的认识上,很多学校的认识仍就停留在为学生奖学金评定、评优评先、就业的等工作提供依据的低层次水平,这直接导致了对影响学生成才的许多因素并未评价或评价不够,没有为学生的进展指明方向。 二、职业能力导向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功能和意义 《关于大力推动高职改革进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25157号)提出高职改革进展的目标任务是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进展为宗旨,以综合职业能力培育为核心。因此,在培育学生综合素养中也应该以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制定培育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多元化学生综合评价功能。 三、职业能力导向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