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裂缝的现象、原因和控制措施第一节 墙面裂缝的现象、原因和控制措施 目前,裂缝是墙体结构质量中最主要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当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时,温差将产生应力和变形。据有关资料统计,几乎 80%以上的裂缝是由于温度应力超过墙体的正常使用极限时,墙体便会产生裂缝。虽然这些裂缝在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引起建筑物的破坏,但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例如:墙体风化腐蚀、渗漏、抹灰层脱落和耐久性能的降低等,从而导致建筑物承载能力的降低、整体刚度的减小、抗震性能的降低等。因此,根据墙面裂缝的现象,深化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解决墙面裂缝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分别对墙面裂缝中出现裂缝的现象、原因和控制措施进行介绍: 1、墙面裂缝的现象: 常见的裂缝现象和产生的部位: A、框架梁底的水平裂缝 B、砌筑砂浆不饱满、排砖不法律规范产生的阶梯形裂缝 C、门窗顶头的斜裂缝、窗台出现水平裂缝和斜裂缝 D、框架柱与填充墙体之间的竖直裂缝 E、纵墙和山墙上的垂直裂缝 F、悬臂梁上的填充墙裂缝 G、砌体强度不足引起的裂缝 H、混凝土剪力墙的温度裂缝和强约束裂缝 I、抹灰层强度不够或施工工艺不当引起的裂缝 2、墙面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造成墙面裂缝的原因很多,有设计方面的、原材料方面的、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方面的、施工质量管理等方面。每一道环节都将决定是否裂缝。因此,我们要控制墙面裂缝,应该从设计到施工直至使用维护的全过程中控制好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就有可能将裂缝的现象减小到最低限度。 下面将墙面裂缝的原因分析和防冶措施进行对应介绍: A、框架梁底的水平裂缝,是框架结构填充墙的质量通病,主要是操作不当造成的。如砌块刚好嵌进去而上面没有灰缝;或砌到梁底时的水平灰缝过大;或碰到顶上一块不是整块砌块就用粘土砖塞砌;因砌块填充墙一次砌到梁底,加之水平灰缝干缩与沉缩,砌块的干缩下沉,造成框架梁底产生水平裂缝。 防治措施: 砌筑填充墙时当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 7 天后,采纳侧砖或砌块斜砌挤紧,其倾斜度宜为 60°左右,砌筑砂浆应饱满。 原有裂缝的处理:铲除框架梁底水平裂缝向上、向下各 100mm 内的抹灰层或装饰层,扫刷洁净,冲洗晾干后。凡有斜砌砖松动或灰浆不饱满,必须拆除后重砌,要求撑紧,四周灰缝要饱满,砌筑斜砖宜采纳专用“砌筑砂浆”,砌好经检查合格后,隔天浇水湿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