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中秋购物教案-大班教案大班数学活动中秋购物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预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熟悉 5 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钱币的简洁换算,培育钱币换算的力量,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中秋购物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熟悉 5 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钱币的简洁换算。 2、培育钱币换算的力量。 3、培育幼儿对数字的熟悉力量。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预备: 与幼儿一起运用事先收集好的饮料瓶子布置好成超市的情景,并在每样物品前放好价格标签(1-5 元)。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并表达买东西的经受。 1)老师:小朋友,有没有去超市买过东西? 2)老师:超市里的东西许多,不同种类的东西价格也不同。你都买过什么东西?知道是多少钱吗?你是从哪里知道它的价格? 2、亲身体验,情景嬉戏“超市购物”。 今日梁老师在路上遇到了熊猫老板,他告知我一个好消息,他说的他的商场今日刚开张,商店粒全部的东西都打折,你们想去大选购吗?哦!熊猫老板他还麻烦我一件事,就是他要招两名效劳员,谁想去?(然后老师对想去当效劳员的小朋友进展了简洁的面试,如熟悉钱、各种物品的价钱、买几种物品要收多少钱等,每次嬉戏后可轮番做效劳员) 1)幼儿进展嬉戏,自由购物,每人一元的硬币共 8 元,第一次购物只能买一样东西,买好后到柜台结账才能离开。 2)其次次购物,幼儿随便买两样东西自己计算要付多少钱? 3)第三次购物,熊猫老板为了答谢大家,他给每人一张 5 元的购物卷,小朋友用这 5 元钱去购物,必需卖完,不能找零钱。 4)完成购物后,请幼儿相互沟通购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计算方法。老师依据孩子的状况进展引导。 5)最终依据幼儿嬉戏状况大家嬉戏的难度,引导幼儿多买几件物品,提高幼儿的兴趣。 3、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活动反思: 今日的数学活动孩子的兴趣都很高都能积极参加到活动中,但在第一组的活动中,孩子比拟躁动,课后我作了分析,缘由有两个,一是第一组上课时我的预备不够充分,各个环节的过度没有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另一个缘由课前没有让孩子完全宁静下来再开头活动。 在其次组的活动中我对整个活动进展了一个小小的调整,中间也参加了一些情景,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高,如面试当效劳员,在面试的效劳员的过程中无意地参加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