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红色家书》心得体会近日,在省委书记刘奇的号召下,全省上下掀起了诵读红色家书的浪潮。我也在此浪潮之中,认真研读了《红色家书》。家书是古往今来人们信息沟通的主要工具,一封家书的背后承载着写信人的真情实感,而红色家书因其时代背景的特别性,所折射出的更是一个时代的情感和文化。杜甫的一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更是道出了那个红色战火蔓延的年代家书的宝贵。诵读红色家书,我们能读到 忠孝两难全 的反哺义、能读到 铁汉亦有柔情时 的雎鸠缘、能读到骨肉情深的手足亲、更能读到 可怜天下父母心 的舐犊情。从一封封的红色家书中,我读到了一种清醒,一种智慧,一种成熟,一种力量。 诵读《红色家书》,我们读的是革命先辈 抛头颅洒热血 的豪气。革命烈士周文雍在《绝笔诗》中豪情万丈的写道: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如周文雍这般的豪情壮志,在红色家书中比比皆是。那一封封的家书背后,何尝不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当中,藏着的都是一个个为共产主义事业不畏牺牲的革命英雄,饱含的都是一个个执着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烈士裘古怀曾不幸被捕,在敌人的种种威逼利诱之下,始终不为所动,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依旧夜以继日的为党为人民工作,如此抗战长达一年零七个月之久,直到生命的结束。这份对理想信念舍生忘死的执着,触达内心,直击灵魂。毛主席曾说 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 ,这些革命烈士的身虽死,但精神却会如泰山般长存人间。 诵读《红色家书》,我们读的是革命先辈 舍小家为大家 的奉献。读多了英雄故事,革命先辈们在我们心中中的形象就是铁骨铮铮、百折不挠的战士,为了信仰,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人民,不怕刀枪,不怕子弹!可是他们终究是血肉之躯,亲情、友情、爱情,战火中心心念念的故土,深夜里冷暖交织的梦。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说着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慨然赴死的夏明翰,在生命终止前,却也仍是怀着柔情写下了对家人的深情,对尊敬的母亲,他有着 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 的自责;对亲爱的大姐,他有着 大姐为我坐监牢,外甥为我受株连 的愧疚;对深爱的妻子,他又有着 红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 的眷念。母亲、大姐、妻子,这些人都是他的牵挂、都是夏明翰的羁绊,他又何尝不想长长久久的陪伴在他们身边,但就如他自己所说 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