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老师职业道德标准心得体会学习老师职业道德标准心得体会 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标准共八条,新标准已精简成现在的六条,但是内容更为充实,表达了老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作为一线年轻老师,学习完《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标准》,感到任重道远。作为工作在教育岗位上年轻老师,应如何去表达职业道德标准的根本要求呢?我们认为首先要“心系教育,具有为教育献身的精神〞。从历史开展长河看,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进步的桥梁和纽带,人类的文明开展源远流长,但假如没有老师,他就会断线,就会枯竭;人类的社会生活代代相传,但假如没有老师,它就会陷入愚昧,陷入野蛮。正是老师平凡的工作,连接着老一辈和新一代,连接着人类的过去和未来。从个人成长的命运看,老师又是人生幸福的缔造者和操纵者,老师从事的职业是崇高的、神圣的。但老师职业劳动的特点,又决定了老师工作的平平凡凡,琐琐碎碎,默默无闻。老师没有令人艳羡的财宝和权力,没有显赫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自然,作为人民老师,这就必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热爱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必须具有把自己的全部才华、知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决心和勇气。正因为如此,人们一提起老师,才把他与园丁、人梯、铺路石联系在一起,这既是对老师工作极为崇高、极为重要的肯定,也是对老师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和目标。应该说,老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在于奉献,师德的精髓也在于奉献。其次是“把爱撒向学生〞。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育事业中最根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因此,一个老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和献身精神,只有通过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才能表达出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十分确切地指明了老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式和途径。他还说,“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答复:对孩子的爱。这一点自己也深有体会,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爱自己所教的学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老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属于亲缘关系,不是出于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这是一种特别的、充满科学的、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这种爱具体表现为老师对学生特有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这种爱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制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