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_第1页
1/5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_第2页
2/5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_第3页
3/5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一)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 默读第九课课文《推敲》,了解贾岛“推敲”的故事及其生平。 板书:唐·贾岛 小结:唐代诗人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厉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诗自然质朴,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 二、读题、释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争论:寻隐者遇? 3、想想题目的意思。 4、引导质疑。 三、精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反复朗读,读准音,读通句。边读边画诞生字新词。 3、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松下童子只深不知处? 4、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大意。提问,看谁对诗句的理解更正确。 5、背一背。 四、观看投影,练习对话,体会感情 1、出示答句: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想问句,同桌练习。 3、观看投影图片,练习对话。 4、体会感情变化。 满怀希望—无望—一线希望—彻底无望 五、总结全诗,背诵感悟 1、总结:这首诗采纳问答体,一问一答,寓问于答。是通过寻访者(贾岛)向童子打听师傅的去向,童子作了相应的答复写的,这三次问答,逐层深化,表达感情有起有伏,语言朴实自然,读来却令人寻味。 2、有感情的背诵《寻隐者不遇》,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六、补充阅读 贾岛《题诗后》 七、作业 1、填诗,练字 寻()者不遇 ()下问童子, 言师采()去。 只在此山中, 云()不知处。 2、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画下来。 八、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二) 一、引荐《推敲》,走近诗人。 《推敲》是本册教材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的主要内容讲的是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古诗,表现了贾岛认真严厉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所以和学生学习这首古诗的时候,我把课文《推敲》的故事引荐孩子们进展阅读。孩子们对课文有了了解后,我出示了韩愈和梅尧臣的评价。 唐代诗人韩愈这样赞扬贾岛: —— 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北宋诗人梅尧臣这样评价 ——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二、抓住意象,激发想象。 在学生对古诗的内容有了充分地熟悉和了解后,我觉得这只是处于一种外表状态的学习,为了更好的走人诗中,体会这首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怀,我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由于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有过关于诗的描述,他说:每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