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7 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看商场实物的摆放状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育学生的操作力量、观看力量、推断力量、语言表达力量。 3、培育学生合作沟通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对物体进展分类的方法。 教具、学具预备: 1、录像。 (1)商场外景镜头。 (2)商场物品远景镜头(依次播放食品类、家电类、鞋类、文具类、服装类)。 (3)商场物品近景镜头。 ① 柜台物品;② 售货员正在摆放文具;③ 显示摆放结果。 2、商品柜台及相应物品。 3、学具袋(6 袋不同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类。 (1)播放录像①:商场外景镜头。 (2)播放录像②:商场物品远景镜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觉了什么? 通过看录像,使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许多种。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2、明确分类。 (1)播放录像③:商场物品近景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其次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觉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 提醒概念:像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学生结合所看录像说说什么是分类。 (2)猜一猜。 连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想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稳固进展,体验分类 1、摆一摆。 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老师指明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供应了很多便利。 2、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1)老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展分类活动。 (2)小组活动,组内相互沟通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 (3)汇报沟通。 老师在巡察中指导,同时留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3、完成练习六第 1~3 题。 (1)第 1 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第 2 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将学生的作品展现出来。启发说出:4 辆车是同一类的。 (3)第 3 题,老师说明题意,学生相互沟通,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不是同类。 4、补充练习。 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争论一下应当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