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随笔老师欣赏在忙忙碌碌中,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一大半的时间。在真正成为老师的日子里,我感受了太多太多,仿佛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过得特别快。“老师,我今日不舒适!老师他推了我一下......〞耳边永远充满着这样的声音,虽然已经清净了,可是孩子们的笑声、欢呼声没有消逝。遇到了这样一个孩子,他让我看到了原来教育那么得深奥,那么得有层次。我刚接触新班级一个多星期后,就认识了这样一个孩子,喜爱跟别人打闹,喜爱哗众取宠。我一下子记住了他,所以,闹腾的孩子总能让人记忆犹新。当然,从之前班级的老师口中也听说了孩子的具体情况。心中不免增添几分好奇和疑虑,会有怎样的原因,让一个孩子常常不停歇地闹腾呢?慢慢地观察,我发现:孩子总是主动跟人搭讪,喜爱恶作剧,喜爱制造笑点,引起小骚动。假如班里孩子们很配合地有了反响,他就会获得一种莫名的满足感。周而复始,他就把这样的“游戏〞当做是一种乐趣,反复玩,不亦乐乎。所以我开始思考,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我该从哪个方面开始了解,该以怎样的视角和态度来对待他?时间过得很快,又一个星期过去了。这期间出现了几次小事情,几乎都跟他有关。在班级了,他的名字仿佛被提起的次数最多,在办公室里也常常能听到孩子们来报告时说起他的名字。我还是想按兵不动,继续观察着,摸清孩子的“内幕〞。一次,时机来了。我发现孩子这个星期手抄报的作业完成得特别棒,我找准时机在班里特地表扬了他,我也成心观察了他的表情,他有些得意洋洋。第二天黄昏的时候,孩子的妈妈 qq 上发来了留言。果真,就像之前老师说的他妈妈的留言是属于长篇大论型的。我仔细地看着,边读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家长呢?我试图揣测家长的内心想法和她对自己儿子的态度。我看得出,这位妈妈很有自己的想法,是个有个性的家长。她的理念是,孩子不应该多加干预他的成长,孩子自会有长大的一天,严加管教只会限制了孩子的成长。看来这位妈妈的教育理念与国外的教育家卢梭的自然教育有得一拼。我心里想着,也思考着。虽然我并不是完全认同,可有些观点我也认为言之有理。比方说,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等待的。一些台湾的教育家,比方龙应台就以孩子的视角来看世界。《孩子,你慢慢来》书中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脚步有时候是跟不上成人的,我们需要等待孩子。一开始,我并没有抱着反感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来看待。我想尝试着理解每个家长的做法,不管对错,我不加以点评。不过我想参加其中,能对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