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专业的适合性课程讨论论文2025-03-06 内容摘要: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进展,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规模。然而,从就业情况来看,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够适应行业用人的要求,究其原因,就是传统的美术基础课程模式无法全面适应工业设计学科的教学。造型基础课程是探究适合工业设计学科的基础教学的课程,它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从满足造型美观、方便使用、节约材料、便于加工、功能需求、符合市场流行趋势等要求出发,培育了学生工业设计的正确形态思维方式。 关 键 词:工业设计 适合性课程 造型基础 工业设计教育在我国的进展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由于社会及市场机制的逐步成熟,工业设计的专业人才需求呈急速上升之势。因此近年来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数量增多,根据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 2025 年的统计,全国共有 230 所本科院校设有工业设计专业,已形成世界上较庞大的工业设计教育规模,每年的毕业生由过去的几百人增加到现在的 3000 人以上。这些数据表明,我们的工业设计教育规模正在飞速进展。但是,从就业状况来看,毕业后从事工业设计专业工作的学生所占比例很低,而大量的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从事着展览、室内设计、广告和多媒体等其他工作。 造成此现状,除了有个人志愿的原因外,其主要原因是一些毕业生还不具备胜任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导致用人单位难以聘到合适的设计人才。笔者经过多年的教研实践和教学对比,发现有两个原因困扰着我们的工业设计教学。其一,绝大多数的高等设计院校一直延续着美术课程模式的工业设计教学;其二,缺乏系统的学科相互交叉的主干课程引导工业设计教学。 一、传统美术课程体系下的设计教学 我国普及工业设计教育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初。在此之前的设计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当初以传统工艺美术和美术为主导的院校,在对待现代设计与传统的关系上发生了许多争议,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思想认为现代设计只不过是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延续,人们对设计的认识还停留在“造型”和“装饰”的层面上,大多数设计院校的基础造型课程几乎都是“三大构成”。总之,在一定程度上,工业设计教育还在传统的美术课程模式的影响下进行。 设计教育进展到今日,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和实现设计的手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大构成”的讨论方式和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工业设计造型的基础训练的需要,传统的工艺美术基础课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