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心得体会 师徒结对心得体会 姚国平 本学期的师徒结对签约仪式如期进行,这次师徒结对精选了 33 个对子,开了专题的会议,对师傅、徒弟分别提了详细的要求,明确各自的任务,但最终效果如何,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探讨。 每个学校每学年都会进行师徒结对的签约仪式,往往仪式很重视,宣传报道很重视,但结对的过程却不了了之,师傅没有尽到师傅的责任,徒弟也没有跟师傅虚心学习,最终做点假材料供学校考核,至于效果如何没人深究。 我想,师徒结对的目的是促进徒弟成长,让他快速把握教育教学的技能,快速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老师。能不能从最终的目的动身,去细化师徒结对的过程,去考评师徒结对的效果呢? 谈到“细化师徒结对的过程“,有学校这样做:每月徒弟听师傅 4 节课,师傅听徒弟 4 节课,查看听课笔记为凭证。这样细化的要求究竟行不行?我认为不妥,缘由有三:一是师徒负担太重。作为老师原来教学事情许多: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学生、处理其他学校交付的任务,一个月 8 节课很难实现,每月 8 节根本不行能;二是可以做假。既然查看听课笔记,就可以不听课补抄听课笔记;三是目标不明。相互听课不是目的,研讨、指导、帮忙徒弟提高才是目的。即便师徒相互听课,假如不研讨、不指导,徒弟教学力量没提高也是没有用的。 那么怎么从实效动身,去细化师徒结对的过程呢?我认为一个学期一个目标,一步一步地走。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不能急,不能一学期就能解决全部问题。 首先,制定徒弟专业成长规划。3 年或 5 年一个周期,分别从根本功(三字一话)、课堂教学、教学讨论、论文撰写、班级治理等几方面来规划进展,明确每个学期的规划任务。 其次,围绕规划有步骤逐一落实。一个学期一项任务,完成好下学期再有新的任务。比方三字一话,徒弟每天练写粉笔字,师傅指导加督促,当徒弟写得很好,师傅认定过关了,粉笔字就不再练了。下面再练一般话,帮忙徒弟正确发音、处理好情感,留意声音抑扬顿挫。 第三,依据进展状况,有快有慢,不强求统一。对徒弟的培育不搞一刀切,依据每个人的进展,适时安排培训,促进其进展。比方课堂教学,师傅指导徒弟上课,可以就一课反复试上,直到徒弟上好这节课为止。也就是用“磨课“的方式培育徒弟上课的技能、技巧,效果确实很好。但人的悟性、力量不一样,有的徒弟需要试上许多次才能上好一节课,有的甚至需要几年在课堂教学跟踪培育才能成熟。所以每个人的培育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