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体系要现状调查分析,软件硬件评估 在职业安全安康治理体系工作目标明确、机构人员到位、必要的资源充分,且已对最高治理层和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进展了《职业安全安康治理体系审核标准》整体培训后,职业安全安康治理体系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应集中精干队伍,对本单位现有职业安全安康治理现状(既对全部软件和硬件)逐项进展调查分析,这种分所评估也称为初始评审。 调查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 1.本企业现有职业安全安康治理机构与人员和建立、运行与持续改良职业安全安康治理体系的适应性。包括机构是否有效运转,能否独立行使治理职能,部门之间是否协调与协作,与职业安全安康有关的职能与层次人员是否称职,数量与素养是否满意职业安全安康治理体系的需要等状况等。 2.本企业法规、制度与标准收集与宣贯状况。用人单位应收集已颁发的国际公约、国家和本行业及本地区(省、市)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治理于技术性标准,并和用人单位现存有的法律法规、标准制度、规定规程等逐一对比,查清有效文本的适应性,公布、实施、发放时问,保存部门与人员、实施状况等。 重点要查清文本未收集到的,如新的已实施的,旧的末收回的,不知有最新版本的,已有文本但从未宣贯执行的。 3.用人单位对职业安全安康治理必需投入的资源与危险源辩识、评价、整改、掌握状况。通常评估上溯 3—5 年,本单位在已提醒的事故、大事、不符合项的订正与预防状况,尤其是重大、易发事故点位上对危险源的辩识、评价、整改、掌握和资源(在人力、物力、财务方面)投入的现状。 同时应评估用人单位的年度职业安全安康工作目标治理打算(含安全技术措施打算),其打算、实施、完成数量、效果与归档等状况,包括宣传训练培训(含现代化办公用具等)资源的支出与实际需要相符合的现状。 4.开展过行业安全性评价工作并已通过验收的用人单位,应调查评估安评的各项指标(本单位拥有的)在验收后坚持、进展或放弃与回潮的状况;未开展过安全性评价的企业,应摸清本行业安评工程在本企业哪些专业已开展并取得效果或末开展的现状。 5.评估将建立的职业安全安康治理体系和现有的职业安全安康治理体系的适应性。 任何一个用人单位,不管职业安全安康治理现状如何,客观上总是存在着一个安全安康治理体系,如三级安全负责制、多种检查与训练、安技部门归口治理等。这种体系的绩效是不容否认的,不能因需建立和开展职业安全安康治理体系认证工作,就不成认或否认了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