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的进展中水处理建筑给排水的进展中水处理 水是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是不可替代的、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没有足够的水,人们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更谈不上提高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 缺水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节水是缓解这一问题较现实的办法,而污水回用是一条有效的节水途径。采纳建筑中水系统,使污水处理后回用,有着双重意义既可减少污染,又可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建筑逐步向绿色生态建筑进展的同时,建筑中水系统成为建筑给排水的一个进展方向。1 中水水源及用途中水水源可取自生活污水和冷却水,一般可按下列顺序取舍:冷却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医院污水不宜用作中水水源。中水水源可分为 3 类[4]:A 不含厨、厕排水,以冷却水、雨水、洗浴水为主的优质杂排水;B 含厨房排水的杂排水;C 杂排水+厕所排水。中水原水水质不同,处理流程也不一样。我国一般采纳以下几种中水处理流程[7 流程 1(物化处理为主)适用于 A、B 类原水原水→格栅→调节池→混凝处理或气浮→过滤→消毒→中水流程 2(生化处理为主)适用于 A、B 类原水原水→格栅→调节池→生物处理→沉淀→过滤→消毒→中水流程 3(二段生化处理)适用于 B、C 类原水原水→格栅→调节池→一段生物处理→沉淀→二段生物处理→沉淀→过滤→消毒→中水流程 4(物化+生化处理)适用于 B、C 类原水原水→格栅→调节池→混凝处理或气浮→沉淀→生物处理→沉淀→过滤→消毒→中水 流程 5(MBR 膜生物反应器) 闸门井---调节池---提升---厌氧---缺氧---膜生物反应器---出水加消毒 2、中水的回用方式 (1)单独循环方式 单独循环方式是指在单体建筑物中建立中水处理和回用设施,这种方式不需要在建筑物外建立中水管道,但其处理费用较高。 (2)小区循环方式 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大规模的住宅区、较新的开发区等范围较小的地区,区内建筑可共同使用一套中水处理系统和中水道。如日本八王子市多摩新城区、千代田区、大手町地区等。(3)地区循环方式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三级出水、雨水、河水等作为中水水源,供给某个区域的建筑或住宅 3、中水供水方式 中水的供水方式由建筑物高度、室外中水配水管网的可靠压力、室内管网所需压力等因素决定,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1)简单的供水方式当室外中水配水管网所具有的可靠水压大于室内中水系统所需总水压时,可采纳不另设泵和水箱中水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