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一点跟上学习主人节奏慢一点跟上学习主人节奏-小学教学组织艺术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张晓华 在一次校内教学研讨会上,笔者倾听了江苏省特级老师刘寿华老师的一节课,执教的内容是仿写儿童诗。整节课上,刘老师不愠不火,有条不紊,课堂节奏疏密有致,每个环节深化浅出,恰到好处,其优秀教案与驾驭课堂的能力令人折服。其实,这节课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眼球的“噱头〞,但它朴实、真实、扎实,表达了课堂为同学开展效劳的理念。 这节课分为三大局部:第一局部是让同学竞赛背诵描写风的古诗。在同学背诵的过程中,老师不失时机地概括了风的不同特点,丰富了同学形象认识。第二局部是让同学朗读教学资料中描写风的现代诗,指导同学读好诗句,要求同学“眼里有神情,脸上有表情,语气有感情〞,从而训练同学的语感能力。第三局部是让同学动笔练写,进行课内迁移。这个局部又分为三个环节,一是让同学续写诗歌《风》,这是教材中的要求;二是仿照《风》的诗句,让同学练写“春〞、“夏〞、“秋〞、“冬〞;三是让同学自由发挥,写出自身想写的诗句。从这样简单却富有实效的优秀教案中,可以看出老师对同学综合语文素养的关注,没有灌输的痕迹,而是在不知不觉之中促使同学实实在在地生长。 这节课,给笔者最深的启发是刘老师对同学学习状态的关注。当同学还争先恐后地要向大家展示自身的积累时,刘老师亲切而和气地让同学不要着急,告诉同学每个人都有表示的时机;当同学的朗读不能用声音完全表示诗句的内蕴时,刘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再让同学一次次练习,慢慢地进入诗境,读出自身的感觉;当同学用笔表达自身的想象时,刘老师只是静静地巡视,或是低声地个别点拨,为同学的充分考虑提供了“敞亮的空间〞,让同学静静地与自身的心灵对话。这节课,让人品到了一种“慢〞的艺术。课堂上的“慢〞,真正把同学放在学习的主人的位置上,很好地实现了老师优秀教案意图,达成了教学目标。一个“慢〞字,不只表达了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也表达了“以人为本〞,值得我们考虑。 在我们的一些课堂上,无论是家常课,还是公开课,虽然不乏独到之处,但由于过于注重教学流程,过于关注教学环节和对教学闪光点的开掘,使得课堂常常陷入另一种“形式化〞,匆匆地走着过场,演绎着外表的喧闹,而同学是否真正得到益处呢?应该说,老师们在进行优秀教案时,还是考虑了同学学习的角度,可真正走进课堂,却因为眼中少了同学,造成了高耗低效的后果。要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