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探究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摘要:工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项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工程中比较常见的一些常见裂缝问题进行了简单成因分析,并提出了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 预防 处理措施 一、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是一种轴心抗拉强度很低的脆性材料,混凝土构件在形成过程中,容易受到材料质量、施工工艺、施工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发生环境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时,混凝土结构很容易产生裂缝,要根本解决混凝土中裂缝问题,还是需要从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入手。 (一)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温度变形,由此产生附加应力,当这种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在工程中,这类裂缝较多见,譬如现浇屋面板上的裂缝,大体积混凝土中,梁、板、柱等小块体构件收缩裂缝。混凝土收缩裂缝危害较大,尤其是暴露在大气中的构筑物,影响更大。由于收缩而产生的微观裂缝一旦进展,则有可能引起结构物的开裂、变形甚至破坏。 (二)混凝土材料及配合比 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较常见的原因是水泥、砂、石子等质量不合格。若工程上用了这些不合格的材料,轻则蜂窝麻面,重则导致“豆腐渣工程”,所以必须严把材料的质量关。 配合比设计不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也是造成混凝土开裂不可忽视的原因。配合比不当指水泥用量过大,水灰比大,含砂率不适当,骨料种类不佳,选用外加剂不当等,这几个因素是互相关联的。有关试验资料显示:用水量不变时,水泥用量每增加10%,混凝土收缩增加 5%;水泥用量不变时,用水量每增加 10%,混凝土强度降低 20%;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降低 10%。 二、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设计方面、施工方面的因素可以通过人为措施进行干预和调整,并且能够得到改善甚至于做到完全避开;而混凝土自身的干缩变形确是无法完全避开的,因为它是混凝土本身固有的特性,我们只有通过改善各种影响混凝土干缩变形的因素, 才能减少和减小混凝土的裂缝产生和宽度。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方法,应该以预防为主,同时在施工过程做好过程控制, 尽量做到按设计和施工法律规范进行操作, 假如发现微小裂缝存在,应及早进行处理补救。现针对现场实际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以下控制措施和建议。 (一)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