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孩子心得体会范文每天早晨走在去人民大学的路上,总要遇到一些家长送孩子上学,有中学生,也有小学生。听到家长不停地唠叨,内容大致是家长对某种习惯几十年一贯制的坚持,有的还会追溯到祖先那里去;再就是有的家长对孩子在求学、为人处世上提出诸多苛刻要求。孩子一般都是沉默,让我看不出他们的态度是对抗还是听从,但我却从中感受到一种家庭教育的悲伤。 有专家学者直指中国教育是束缚人才的最大桎梏。一个接受过欧美教育的老师,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和学校的时候,发现很多名校都喜爱让孩子背着手在那里读书,孩子的自由思维被老师限制,只好选择个一般意义上的幼儿园和学校去读。 中国的家长喜爱望子成龙,可自己每天的行为却远远地背离了这一点。多数家长认为:向孩子多灌输一些人生经验和做事原那么,多让他们得到一些来自祖宗那里的家传,多一些规矩,孩子就会获得更好的开展。但这往往事与愿违,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难以提高,有的成绩虽好但生存能力上存在很多欠缺。我们的学校喜爱靠升学率来导引老师和学生,很多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我喜爱和一些高中生沟通,每当看到他们疲乏的眼神,听到他们对家长近乎哀求的口气,我就感觉心惊。难道这就是我们渴望的教育效果吗? 作为一个家长,在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上,我不是十分称职,但对孩子思想、人格的塑造与培育,我始终根据让其自由飞行、适度加以引导的原那么,效果还是不错的。写作改变了我的人生,早年父母的一些理念曾影响我多年,那时只会服从父母,认为父母所言一切都是对的,渐渐长大后,才摸索出适应生存的一些道理。而更多的孩子因循在父母的思维套路和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里难以自拔。 中国的教育确实应该从反思家庭教育开始。每一个为人父母者,应该考虑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是否与时俱进,是否带有科学理性。有些家长自身是卓越的成功者,但孩子为什么没有培育出来?应该反思他们的日常教育方式。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无法复制,我们的孩子的成长历程和家长的成长相比,尽管有一些共性的东西,更多的却是变异之状。家长希望着孩子一夜成名,希望孩子沿着自己走过的路再走一遍,这样的想法看似深刻,实那么幼稚。家长没有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欲速那么不达。失败的家长逐渐增多起来,孩子最终没有得到良好的培育,惹得不少专家、学者也为之叹息不已。 现实问题的锐利提醒我们应该好好反思孩子的成长: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孩子才是科学的?我们的规矩教学到底存在哪些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