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教学方法及思路 课题敬业与乐业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和写作背景。2、 品味与领悟“乐业与敬业”精神的主旨,认真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能力目标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特点。情感目标4、 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教学重点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特点。教学难点品味与领悟“乐业与敬业”精神的主旨,认真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教法设计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探究法:学法设计自主探究法 小组合作法等教学课时共 2 课时。课 前 导 入(5 分钟)自古至今,从中到外,有许多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着无限热爱的的人。比如,白求恩,他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职业精益求精,收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扬;诺贝尔,他全心讨论炸药,自己多次在实验中死里逃生,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业不放弃,最终成功研制出了炸药。对待自己的工作,我们应该实行怎样的态度呢?今日这篇文章《敬业与乐业》将会告诉我们答案。引起好奇,激发兴趣。自主探究(8 分钟)一、议论文常识 1 议论文亦称说理文、论说文,就是讲道理、论是非。作者通过事实 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亮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3、论点是 4、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a b 5、论证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二、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 ,号 ,又号 。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提倡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 教 及 文 化 艺 术 、 文 字 音 韵 等 。 其 著 作 编 为 自 主 探 究法:( 本 环 节 让学 生 在 做 中学 , 在 做 的过 程 中 发 现问 题 , 然 后带 着 问 题 走进 课 堂 , 使学 习 成 为 学生 的 一 种 需要 , 而 不 是归纳探究。2、重点字词积累(1)注音佝偻( ) 承蜩( ) 心无旁骛( ) 亵渎( ) 骈进( ) 强聒( ) 倘若( ) 禅师( ) 解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