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与信息管理1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合同管理贯穿于从投标到工程竣工的全过程,既有利于合同目标的实现,又使技术和经济相结合,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1.1建立合同实施的保证体系1、在施工项目中设有专职的合同管理人员,使现场的合同管理专职化。在合同总分析和合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将合同总体目标分解到合同实施的具体问题和具体工程活动上。2、组织项目小组成员和各工程小组负责人学习合同文件和合同分析文件,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做出解释和说明,使大家对合同概况、主要精神、合同总目标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树立全局观念,避免施工中的违法行为。3、将合同事件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并做出问题的说明完不成责任的影响和法律后果。4、建立有效方便的文档系统,使合同的监督、跟踪和诊断工作正常进行,有利于及时正确地决策,而且在发生纠纷时能及时地提供有力的证据。5、建立报告和行文制度,工程中合同有关各方的沟通都应以书面形式做为最终的依据并形成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各工程活动有根有据。1.2及时做好合同跟踪1、对合同文件和各种工程文件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或通过对施工现场的直接了解得到反应工程实施状况的信息。2、分析工程实施状况与合同、合同分析文件等的差异和差异程度。如未完成合同责任、工期拖延、成本超支、质量不合要求等。3、分析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价合同履行情况,提出分析报告。1.3分析结果实施监督现场中对各工程小组、项目小组或分包单位工作的监督,给它们以合同方面的帮助,如落实计划、提供工作保证、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合同方面的解释。对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合同监督,协调与他们的关系,如督促他们完成合同职责,检查对方合同责任情况,追究其违约责任,进行合同索赔与反索赔,处理合同纠纷。参与各种检查验收,并提出相应的报告。对各种来往信件、请示、签字指令、会议纪要、索赔文件、合同变更文件等做合同方面的审查和控制,并记录在案,及时预防不良行为的法律后果,弥补自己工作中的漏洞,而且有利于寻找对方工作中的漏洞,及时提出索赔要求。经常性地解释合同,对工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进行合同扩展分析。收集、整理、保存各种工程资料。1.4进行有效的合同诊断1、逐条分析各个问题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影响因素。2、分析各种影响因素达到影响程度的大小。3、分别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由谁引起,按合同规定应由谁承担责任以及承担责任的大小。4、对这些问题和差异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措施。如责任方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采取新的技术方案,提出索赔要求,修改计划或修订合同。2信息管理2.1信息化总体结构1、大型工程建筑项目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是近年来顺应工程项目日趋广大,技术日趋复杂,对工程质量、工期、费用的控制日益严格的形势下参与开发并推广应用的新兴技术。涵盖了工程管理从项目决策阶段的宏观管理到项目实施阶段的微观管理的全过程。2、我们近年来在大型工程管理的实践中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3、从而动态地实现了对工程建设的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4、本工程项目实施管理信息化系统将由三个大部分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专业化模块。5、如下表项目实施管理信息化系统组成要素。表2-1项目实施管理信息化系统组成要素系统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专业化模块内容工程管理内部网络、对外通讯数据库、备份、分级分层权限管理系统项目进度控制模块、工程档案管理模块、财务控制和资金计划模块、质量控制模块、日常办公事务管理模块2.2施工管理信息系统1、项目进度控制模块我们将采用“施工项目集成管理系统”来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动态管理的综合信息管理。该系统以信息技术、网络计划技术为基础,对施工项目的人工、机械、材料、资金、技术进行优化配置,通过Intranet和Internet对项目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利用该模块以计划为基础,在实施过程中预测干扰因素,进行跟踪监测,一旦发现偏差,及时调整控制,使实际结果始终达到或接近进度计划。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