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老师学习心得 2 篇 越纯粹,越简洁,越欢乐 曾洁凤 韩愈在《师说》中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话就将老师的社会价值所在点明出来,令人一目了然,但同时也不禁使人深思:在当前这个教育问题频出,教育改革不断进展的社会,作为一名刚踏上语文讲台的老师,应当怀揣怎样的职业志向,应当如何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和解惑呢?以下是个人在暑期学习后的一些思索,或简洁、或浅薄、或志向化,但也聊胜于无吧。 教育工作者要有一颗纯粹之心,要有一颗童心,要有一双发觉美、感受美的眼睛。张恩勇老师的课堂上,仿写诗歌"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孩子们踊跃发言,以玫瑰自喻,以兰花自比,以莲花自况……可谓百花齐放,争妍斗丽。 这正如张老师在课上总结的,每个孩子都是花朵,只是花的种类不同,开的时令不同,所以作为老师,要做到的就是静待花开。在花未开时为他们浇水、施肥、剪枝,观赏他们的枝干和形态,在花开时观赏他们绽放的妍丽芳华。 曾经听老师讲过一个写评语的经验,当时学校盛行赞许教育,要求老师们在给孩子写评语的时候要赞许孩子,他在给班上成果最差的孩子写评语时犯了愁,该怎么赞许呢?于是他就问身边的老师该怎么写评语,被问的老师想了一下就说:该生成果稳定。他思索了一下,觉得的确符合实情,这孩子两个学期成果都是班上的最终一名,于是写下了评语。 这当然是个反例,发觉和感受孩子身上的美,美并不局限于学习成果,它是孩子身上的特长,是孩子的性格特征,更是孩子的人格特质。它也是一句温和的话语,是一个贴心的举动,是一种好习惯的养成。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有一颗纯粹之心,要坚信赞许的力气,坚信美的力气! 教育方式要纯粹,最纯粹的往往是最简洁的。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将四书五经纳入考试范围,当年的举子们无一不熟记此类经典。时至今日,虽没有了科举考试,但照旧还有小、初、高的升学考试,虽没有明确要求诵读全本古代经典篇目,但这些篇目早已在作文和阅读题中有了表达,所以在教育方式上照旧须要向古人学习,即熟读甚至背诵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篇目。 苏轼有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有了广深的阅读根底之后,才能够做到文思泉涌。最近学习的经典海读教学法正是从读、记启程,提升孩子们阅读的广深度,同时又推陈出新,创设多种读书方法,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海读教学法不是为考试而设,却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