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总结学生代表发言稿 期中考试历时两天,于 2025 年 11 月 5 日星期五下午完毕。由于昨天回家已属于“瘫痪”状态,所以没有准时的登记考试的感受。 这次期中考试,是一次与众不同的考试,意味着在初中两个月的学习成效以及第一次七门功课同步考。从考场出来,身心疲乏,同时也很失落。下面总结一下七科大体的考试状况吧: 语文:总体感觉较为良好。通过与同学沟通几个有些疑问的题,并没有发觉错误。只是阅读题的答复可能不是很全面详细,总觉得课外的现代文阅读翻来覆去就在考一个主题。一个同学给我说,这些题的大意都差不多,考得心里都感觉不确定自己的答案了。 数学:感觉还可以。不过考总分值已经是一个遥远的梦想。由于对第一单元学问的把握不坚固,导致一个题出错,此题大意为:一个硬币通过旋转,像一个球体,从中我们可知道。正确答案:面动成体。本人的答案为:球体可由圆形绕一点旋转而成,并且球体的任何一个截面都是正圆。假如把前半句加以总结性的提炼,可能就不会错了,真是多此一举啊! 英语:感觉还可以。不过有一个题仍似懂非懂,不过扣分应当是不行避开的。 对于新增加的四个学科,本人有些欲哭无泪。 政治:一般。政治平常上课很简洁,谈感想,看书加划重点,几乎就没什么事了,谁知临考试前发下一张复习提纲要求背过,一开头没当回事儿,觉得看几遍理解了就行了,再加上老师在课堂上领着背了一点,考前一天连看都没看,考试的那天中午,临阵磨枪,开头紧急了,不过还好差不多都记清楚了,就是政治答卷中的解答题第三个为什么要劳逸结合中漏掉了一个“在学习的过程中”,第四个玩的原则中漏掉了一个“积极”。政治提纲不难背,但是问题太简单混淆了。 历史:一般。在历史复习上,我算是下了功夫。临考试前一天,我把历史学检中的预习提纲全做上了,并且看了看“商鞅变法”、“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解答题,把历史复习题的答案全弄懂了,历史书翻了一遍。结果到了考场,有一些题竟然奇迹般的忘掉了,还有非选择题中有关商鞅与秦孝公的题里,表达了什么阶级压根没写。交上答卷后,问了问监考的历史“元谋人”老师,老师说,是新兴地主阶级。还是对学问的把握不够啊! 生物:一般。生物是我日常课程中比拟爱上的一科,但也是考试中最悲剧的一科。这些题总让人感觉很简洁,结果是让我错误百出。其实考前复习也挺充分的,可是一到考试就糊涂,算了不提了。 地理:还可以。日常生活中较厌烦的科目,但是考试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