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四)平均速度的测量(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2、某同学为测自己步行的平均速度,他在400m跑道的起点处从10:10开始计时,走到终点时,表针指到10:20,则该同学在此段的平均速度是()A、12m/minB、20m/minC、60m/minD、40m/min3、把带有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滴,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设小车滴墨水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B、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C、小车的运动时间是8tD、小车的速度时而变大,时而变小4、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个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个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5、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s=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物体()A、第1s通过的路程是5m[B、前2s的平均速度是7m/sC、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6m/sD、任意1s的平均速度都是2m/s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2分)6、小明为研究蜗牛的爬行速度,他让一蜗牛沿刻度尺爬行。蜗牛由A位置爬行到B位置(如图所示),共用时20s,则蜗牛爬行的平均速度为m/s。7、如图所示是甲、乙在相隔相同时间内运动的不同位置,则(选填“甲”或“乙”)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相邻间隔的时间为0、02s,则该物体的速度为m/s。8、某班同学用皮尺和秒表记录了小红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时所用的时间,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计算下列问题:路程10m20m30m40m时间2、5s4、6s6、5s8、5s(1)从起跑点至10m处的平均速度是m/s;(2)从10m处到30m处的平均速度是m/s;(3)从30m处到40m处的平均速度是m/s。三、简答题(3分)9、如图所示,在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如何变化的实验中,一个同学为测小车在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在斜面的中点B点位置释放小车,测出小车滑到底端的时间,来计算下半段的平均速度。这种测量方法对吗?为什么?四、实验探究题(6分)10、一小球以一定的速度从A点冲上斜面,用照相机每隔0、5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1)小球从A点冲向E点的过程中,速度(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小球在A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m/s。五、计算题(4分)11、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答案解析1、【解析】选C。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只能代表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不能代表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速度时大时小,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不一定就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故只有C选项是正确的。2、【解析】选D。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由题意可知,该同学步行距离s=400m,步行时间t=10min,代入平均速度公式===40m/min,故选D。3、【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速度变化情况的判断。由题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在减小,由v=可知,小车的速度是逐渐减小的。小车的运动时间为7t,图中有8个点,是8个时刻、7个时间间隔。4、【解析】选D。由题图可以看出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小华做变速直线运动;在前2s内,小华通过的路程大于小明通过的路程,所以小华跑得快;全程中,两个人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所以两个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5、【解析】选B。本题考查速度、路程的相关计算。根据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式,可知物体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C、D错误。将时间代入公式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