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个人学习总结校本研修是作为老师工作实践的主要场所 学校,成为一个有利于老师专业开展的学习型组织,尊重老师个体的开展愿望,创设一切便利条件,充分发挥老师个体制造力和老师群体合作力,形成一种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并凭借着群体间持续不断的互动学习与实践,使个体价值与群体绩效得以最大限度的显现。下面是校本研修个人学习总结,欢送参考。 校本研修个人学习总结(1) 本学年,我园老师紧紧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扎实开展了以 幼儿阅读能力培育 反思教学 幼儿一日常规培育 幼儿平安教育 为主线的园本教研活动。活动中,我们注重引领老师充分挖掘多方教育资源,捕捉多途径教育契机,发现多元的教育价值,鼓舞老师在自我反思的根底上增强教研对话,在同伴互助及专家引领中提升每个老师自身原有教育经验和技能。下面,截取工作片段简要汇总: 一、写 反思 说 反思 落实开展小组教研 体验自我成长 利伯曼指出:有效的老师专业开展建立在需求、反思和参加者需求驱使的尝试上。本学年,我们要求老师每周写一篇反思,每月上交一篇质量较高的反思笔记。老师们首先认识到了 反思 习惯是一名老师的重要和必备素养,其次通过自发的学习《纲要》和幼教理论分析查找自身教育问题行为的症结,重新调整教育策略来撰写反思笔记。每个月老师们都会准时上交,有的班组还有方案地进行了互评和沟通。一学期下来,老师们突然发现:自己动笔意识有了提高,主动寻求教育策略的意识也增强了,脑子更灵活了。 小组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仔细地做到了方案、时间、人员、活动、记录的五落实。各个班组教研内容各有侧重:小班组重点在 幼儿一日常规培育 及 反思沟通 上;中班组重点在《学前教育》每月话题和 幼儿饮水 上;大班组重点在 幼小衔接 和 反思互评 上。幼儿园工作错综复杂,但只要我们方案好安排好,就能实现人人参加教研,人人在教研中成长,保育老师也就不会落伍。3 月份,我们曾邀请双语小学三名骨干老师来园与大班老师一起针对 幼小衔接 进行专题座谈,活动中,小学老师对学前阶段幼儿需养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及知识技能准备等问题进行了解答,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科学的理论日后变成为了大班家长学校的第一堂课。 XX 年 7 月,我们进行了教研活动展示,小班组话题《如何做好家长工作》从每个班的一件问题小事入手反映了大主题,表达着每一位老师在心理素养、业务素养、人文素养方面的成长和进步;中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