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 Y/T 0 0 1、9-94)进行诊断.(1)有明确外伤史.(2)腕部剧烈痛苦,肿胀明显,常波及手背及前臂下段;移位严重者,出现餐叉样畸形或锅铲样畸形。桡骨远端压痛明显,有纵轴挤压痛,触之有骨擦音。(3)X 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 0 0 9年)(1)局部痛苦、肿胀、局部皮肤有淤青。(2)需要拍摄腕关节正侧位 X 线片.正侧位 X 线片可发现前后及侧方移位。(3)桡骨远端骨折得分型:1、 C oll e s 骨折。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间接暴力引起,骨折远端向背侧桡侧移位,向掌侧成角。2、Sm ith 骨折。因其畸形与C ol l es 骨折相反,亦称为反 Coll e s骨折。骨折向掌侧近侧移位.3、 Barton 骨折.桡骨远端关节面纵斜向断裂、伴有腕关节半脱位者称为 Ba rt on 骨折。4、 反 Ba r ton骨折。桡骨远端掌侧缘骨折合并有腕关节半脱位称反 Ba r to n骨折(二)骨折分期及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期:伤后 1 周~2 周。血离经脉,淤积不散,气血不得宣;临床表现局部淤肿明显,痛苦较甚。2、淤血凝滞期:伤后 2 周~4 周。淤血未尽,筋骨未生。3、肝肾不足期:伤后>4 周。表现为骨折愈合迟缓,骨痂较少,腰膝酸软,面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三)分型(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4)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二、治疗方法(一)手法复位 :适用于 1、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或虽有关节内骨折但关节面无塌陷。2、新奇骨折.3、闭合性骨折。1、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1)整复方法(以右侧为例):患者取坐位,助手立于患者背后,固定患者躯干及患肢肘部,患肢前伸,前臂放中立位,术者左手反握患部近端,拇指按压骨折近端,右手虎口按压骨折远端桡侧,拇指压住骨折远端背侧,双手对抗缓缓拔伸后,虎口下压以纠正骨折端桡偏移位,再在牵引下,右拇指推压骨折远端,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