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5年)。2.疾病分期(1)2周以内。(2)2周~4周。(3)4周以上。3.分型(1) 无移位型(2) 伸直型(3) 屈曲型(4) 半脱位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的患者。2、 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奇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3、 除外以下情况:(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3)局部肿胀严重者;(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别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凝血功能(4)肝功能、肾功能(5)心电图(6)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7)骨折部位X线片检查2.复位后关节面塌陷大于2mm,或稳定性差,复位后桡骨长度、生理角度等仍有持续丢失者,需行手术治疗,退出本路径。3.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住院期间病情加重而需要特别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4. 出现张力性水疱、压迫性溃疡、皮肤过敏、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轻者会导致延期治疗,重者退出本路径。5.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二、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 编码:S52.501)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