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段时间都值得珍惜生命最漂亮的时候,不是沉默,而是自由地绽放。不知何时起,我对孩子们的时间格外在意,并没有带着他们在题海中遨游,而是把握一切的时机让他们享受生命、享受阅读、享受书写带来的乐趣。上一届带的三班是会看书的,他们选择的书籍总是让你发现惊喜,正是因为他们看书的深度,所以在青春期到来时,丝毫没有受隔壁班级言情小说泛滥的影响;刚辞别的二班是爱看书的,他们对书籍的喜爱赢得了全校人的认可;现在的七班我是期望他们能成为喜爱书籍的人,于是从牵手他们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了阅读的熏陶。我想,老师的影响不是说教,而是你的言传身教。每天一早,我就会拿着一本书来到教室,或是我带着读,或是孩子分享读,或是班里同学齐声诵读,有歌谣、有古韵、有散文;有课内的、有课外的;有名家名篇,有口口相传,还有的,甚至是我自己书写的儿童诗。于是,孩子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来到后静静地坐下,无需招呼,就开始了一天学校的时间。中午的时间是静谧的,连时钟走过的声音都能听到,教室里那宁静的孩子们,或沉思、或微笑、或锁眉,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心情,因为都在书里,虽然仅仅半个小时,却让他们感受到书的魅力。我想作为老师的我们,还是要重视这么个过场的,比方晨诵;我们还是要在意这么个气氛的,比方阅读。晨诵、午读到底能给予孩子什么?在我看来,至少有这些。一、它能给予孩子读书的好习惯。传授知识容易,培育习惯难。我一向佩服低年级的老师,特别在我做了低年级的老师之后。知识是学不完的,课堂上能给予学生的更是有限,再加上孩子个体上的差异,更无法保证知识传递的完整性。但是,一旦你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即使在课堂上无法得到的,课下通过其他方式他一样能猎取。但是,习惯不是仅仅大家能齐声朗读,能在课堂上保持宁静,而是养成主动去读书、主动去探究的习惯。当一种气氛形成后,它肯定能影响一群人,我想读书同样也是如此。二、它给予孩子修养的好途径气质是需要修炼的,孩子同样如此。腹有诗书气自华,之于孩子,会更加知书达理、博学善乐。这样的孩子,无论谈吐还是举止都能给予人一种美的享受。善于阅读的孩子更会生活,假设是教会了他们迁移,他们会把书籍里获得的知识转化为本领,能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感知美。所以会读书的孩子通常能把生活与书籍联系在一起,为自己了解世界翻开一扇窗户。晨诵,和一群人一起读书,那种感觉更是无与伦比的,从书籍中找到心灵的共鸣,也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