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 第28课《春末闲谈》课堂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高考语文 第28课《春末闲谈》课堂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1页
1/3
高考语文 第28课《春末闲谈》课堂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2页
2/3
高考语文 第28课《春末闲谈》课堂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3页
3/3
……[课 堂 学 案]……一、文本探究(一)整体感知1.《春末闲谈》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提示】全文 8 个小节,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 1—3 节),闲话细腰蜂捕捉小青虫的趣事和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第二部分(第 4—6 节),由细腰蜂的毒针联想到旧时统治者的精神控制术,讽刺其在理论和实效上的失败。第 4 节是对统治者麻痹术的剖析。第 5 节剖析现在的手段为什么不能奏效。第 6 节,人民是不可久欺的,而革命迟早终将发生,纵有掉脑袋的危险也要进行下去。第三部分(第 7—8 节),作者尖锐地指出,由于治人者“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所以“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的了”。第 7 节以对造物主的谴责而讽刺统治者的愚蠢。第 8 节由上面的没有头颅也即没有思想却能继续服役联想而来,援引了“刑天舞干戚”的神话传说,歌颂了被统治者至死不屈、战斗不息的精神。2.鲁迅为何此时此刻此地作此“闲谈”?能否缄口不谈?为何不去大声疾呼?【提示】联系一九二五年中国社会现实的黑暗和课文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语)。战士的责任,作家的良知,促使鲁迅无法缄口。“闲谈”是鲁迅“对存在进行思考”的一种成熟的高级形式,坚持“韧”的战斗的有力武器。(二)细节探究1.“闲谈”的范围近而扩大到历史和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娓娓谈开,最后提升到“特殊知识阶级”的国民的“精神文明”的高度。 这样写有什么特点?【提示】鲁迅笔力犀利,入木三分,属于让读者“不见棺材不掉泪”的铁笔。用郁达夫的话说:“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这里所谓的“精神文明”,正是“闲谈”要害! 2. 细读课文,找找发生在文章写作时代的事件,说说是哪些因素促使鲁迅写作该文的。【提示】原文:(1)以至现在的阔人,学者,教育家觉得棘手。(2)现在又似乎有些别开生面了,世上挺生了一种所谓“特殊知识阶级” 的留学生。(3)学者的进研究室主义,文学家和茶摊老板的莫谈国事律,教育家的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论(4)闹什么革命,共和,会议等等的乱子了 军阀政府残酷镇压民众集会游行,反动文人甘当他们的走狗,常发表一些愚化民众的论说。3. 结合课文,体会下列句子生动幽默的特点。(1)当长夏无事,遣暑林阴,瞥见二虫一拉一拒的时候,便如睹慈母教女,满怀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 第28课《春末闲谈》课堂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