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方法探讨民族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西北民族地方院校财会类专业讲授“中级财务会计”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青海民族大学是地处青藏高原的二本院校,三分之一以上是少数民族学生,学生文化素养参差不齐整体偏低。该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在大二连开两个学期,每学期按周四课时开课,共 72 课时。因学生普遍基础较差,任课老师还是无法讲完全部内容,学生仍抱怨教学进度过快跟不上。这也给该门课程的任课老师带来极大的压力。 一、“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存在困难的原因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自身特点 1、内容繁复、枯燥 随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愈发庞杂、难度增大。如新的《企业会计准则 2025》共有 38 项具体会计准则,“中级财务会计”就涉及 26 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内容,尤其以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会计、资产减值等内容最为复杂难懂。 2、课程综合程度较高 首先,“中级财务会计”涉及财务管理知识,如新准则大量使用的实际利率法,净现值等。其次,“中级财务会计”还涉及到相关的税收法律相关知识,比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内容。再次,“中级财务会计”还涉及相当一部分经济法的内容,如《公司法》、《票据法》、《证券法》等具体法律法规。最后,“中级财务会计”还涉及一部分成本会计的内容,如“中级财务会计”的《费用》这章就涉及《成本会计》中产品成本的计算和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问题。 3、知识更新速度较快 “中级财务会计”内容随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的颁布基本年年都在进行内容更新。此外,税收法律政策的常常变动也增加授课难度。例如 2025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行的新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及2025 年开始推广的“营改增”等新税法法规的出台,“中级财务会计”讲授内容也必须及时调整。 (二)学生专业选择存在误区 学生学不好“中级财务会计”还有自身方面的原因。该校财会专业历年就业形势很好,许多学生在家长的建议下盲目选择财会专业,而不考虑自身具体情况。经过学习发现自己既不喜爱财会专业,又不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素养,学习效果自然不佳。这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从高校角度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三)老师授课方法相对落后 该校要求老师采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