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讨论稿课程编号:计划学时/学分: 48/3适用专业: 汽车电子专业建议开设学期: 第 4 学期编制人: 编制时间: 2013-10-5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职业技能课,承担着学生从事汽车维修行业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能力培育的任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育学生掌握现代汽车性能、故障检测的原理、方法、标准及汽车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掌握现代汽车故障波形分析、数据流分析、故障码读取等先进诊断方法,并初步具备分析故障、诊断故障及排除故障的能力;具有查找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达到本专业学生应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基本要求,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准备,同时培育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职业素养,以及今后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1.2 设计思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内容和过程融入其中,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总体设计要求,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构架尽可能真实的工作过程环境,将教学内容融入典型工作之中,使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源于生产实际,设计由工作过程结构和工作过程要素组成的“工学结合”课程;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强化技能培育,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育相结合,使能力培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最终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课程所选取的每个教学模块都是企业常用的、有用的技术,还反映了汽车应用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2.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故障诊断与各种检测仪器设备的相关操作和维修技能。通过教、学、做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仪器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立汽车性能分析的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思维模式,具备根据法律规范的流程独立完成汽车检测的相关工作能力;同时注重培育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2.1 理论知识目标:1) 掌握汽车发动机常见机械故障的诊断与排除2) 掌握汽车发动机常见油路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