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总结习题一 绪论+电流三段式保护1. 继电保护的任务及基本要求是什么?(P1)基本原理是什么?(P4 第一段话)继电保护的主要任务是:1)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切除故障器件,使无故障部分恢复正常运行,故障部分设备免遭毁坏。2)发现电气器件的不正常工作状态,根据运行维护条件动作于发信号、减负荷或跳闸。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为了使继电保护能有效地履行其任务,在技术上,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即选择性、速度性、灵敏性和可靠性。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反映被保护线路电气设备故障前故障后某些物理量的突变。为完成继电保护的任务,首先需要正确区分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与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之间的差别,找出电力系统被保护范围内电气器件(输电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等)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的特征,配置完善的保护已满足继电保护的要求。2. 什么是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什么时候出现最大、最小短路电流?(P47)答:(1)系统最大运行方式:在被保护线路末端发生短路时,系统等值阻抗最小,而通过保护装置短路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系统最小运行方式:在同样短路的短路情况下,系统等值阻抗最大,而通过保护装置短路电流为最小的运行方式。(2)在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时,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而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时,则短路电流为最小。3. 何谓主保护、后备保护?何谓近后备、远后备?(P3)所谓主保护是指能以较短时限切除被保护线路(或元件)全长上的故障的保护装置。考虑主保护或断路器可能拒动而配置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当电气元件的主保护拒动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起后备作用,称为近后备。当主保护或其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上一元件的保护起后备作用称为远后备保护。/**主保护:在满足系统稳定性要求的时限内切除保护区域内故障。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用以切除该故障的另一种保护。远后备保护:与主保护安装位置不同的后备保护。近后备保护:与主保护同一安装位置的后备保护。**/4. 何谓电流三段式保护?答:电流速断保护(电流 I 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电流 II 段)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电流 III段)都是反应电流增大而动作的保护,它们相互配合构成一整套保护,称作三段式电流保护。(电流 I 段与 II 段称为主保护,电流 III 段称为后备保护)三段的区别主要在于起动电流的选择原则不同。其中速断和限时速断保护是根据躲开某一点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