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蟹幼体丝状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河蟹幼体丝状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治对策_第1页
1/5
河蟹幼体丝状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治对策_第2页
2/5
河蟹幼体丝状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治对策_第3页
3/5
河蟹幼体丝状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治对策河蟹育苗是江苏沿海水产业的一大支柱产业,随着河蟹育苗业的不断进展,河蟹苗种的产量越来越大,为国内淡水大面积的河蟹养殖提供了充足的苗种来源。但是,在近年来的河蟹育苗生产中,病害的发生频繁,并带来较高的死亡率,给育苗业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丝状细菌病就是其中的一种。丝状细菌病的病原为毛霉亮发菌,其形如毛发状,故名丝状细菌。该菌常附着于幼体的体表,将幼体的四肢(尤其是在关节)、螯、眼等部位重重缠绕,导致幼体活动不便,摄食受阻,生理机能下降,引起死亡。丝状细菌病给河蟹育苗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在生产中也没有较为法律规范的防治措施,许多育苗工作技术人员往往谈“丝”色变。为了更好地防治并控制河蟹育苗生产中丝状细菌病的发生,本文从河蟹幼体丝状细菌病的症状、对河蟹幼体产生的危害及其流行病学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三方面对该病的防治进行了探讨。一、河蟹幼体感染丝状细菌的症状丝状细菌极易感染河蟹的卯、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常见的附着于卵膜或幼体的甲壳、附肢、眼、尾等部位。丝状细菌附着卵膜表面后,卵便停止发育而死亡;丝状细菌附着于幼体表面时,幼体表现为运动迟缓,附肢张开,有的沉至底部,停止发育,蜕皮困难,导致死亡。丝状细菌附着幼体有两种方式:①一端附着于体表,另一端游离子水环境中;②丝状细菌缠绕在幼体的体表,将幼体紧紧包裹起来,有的能在幼体的表面呈现出指纹状菌落形状。河蟹幼体被丝状细菌附着时,体表看不到炎症、渗出等异常病理变化。丝状细菌在幼体的体表生长旺盛,幼体的附肢、眼等部位几乎被丝状细菌所包围,体表同时吸附着较多水环境中的污物,包括一些藻类和水中的碎屑。二、河蟹幼体丝状细菌病的流行特点2000~2025 年,我们对江苏省沿海育苗生产中丝状细菌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对丝状细菌感染河蟹幼体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总结,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1.急性型流行 本病呈急性型流行。一旦发现河蟹幼体有丝状细菌的感染,则在 24 小时之内可遍及全池所有幼体,甚至连投喂的鲜活饵料丰年虫的身上及池中有机碎屑上也可见到有丝状细菌的附着。2.流行时间长、流行区域广 河蟹幼体丝状细菌病流行时间长,流行区域广。在江苏省境内,除了内地的人工海水育苗系统外,南到启东、如东,北到赣榆、连云港,几乎所有育苗单位都会遇此病难。上世纪 90 年代,该病的发生与流行一般以 3 月份往后居多,到最近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河蟹幼体丝状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