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新型节水灌溉技术浅析农业新型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但是水资源十分短缺,不仅人均占有量少,而且时空分布不均匀,水资源区域分布与生产力布局极不匹配。农业作为我国的用水大户,用水量约占水资源总量的 65%,而且农业用水浪费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水资源污染严重,自然降水利用率低,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低,农业用水的效率不高,因此,进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新型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 一、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技术。包括地上水和地下水的综合开发利用。即充分利用降水、灌溉回归水、劣质处理水;提取地下水,但应防止超采;有条件的可拦蓄河道径流,回灌补充地下水,保持水资源的采储平衡,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二、工程节水技术。目前主要实行小畦灌溉、喷灌、微灌、渠道防渗、管道输水、膜上灌水等工程技术措施。 1、小畦灌溉是常用的,即要法律规范基本农田,根据地面坡度、土质和税源情况确定种植作物的种类和面积,减少用水。 2、喷灌和微灌技术突破了传统地面灌溉方法的局限性,使灌溉质量不再受地形、土壤等条件的影响,灌水时间、灌水部位、灌水均匀度、灌水定额等能比较自如地控制,做到”精确灌溉”。它不但大幅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还能更好地与机械化作业程度很高的现代农业相配合,代表了现代灌溉的进展趋势。 3、微灌节水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及渗灌。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分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相对于地面灌和喷灌,它属于局部灌溉,特别适用于经济作物的灌溉。 4、渠道防渗、管道输水这两项工程技术是提高输水效率的有效措施,是水泥、塑料高分子新材料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大量应用的体现。渠道防渗技术特点:一是提高渠道的抗冲能力;二是减少渠道粗糙程度、加大水流速度,增加输水能力,输水时间可缩短 30-50%;三是减少渗漏,防治盐碱化发生。渠道防渗材料和方法很多,按材料类别可分为:土料压实防渗、水泥土护面防渗、石料衬砌防渗、混凝土衬砌防渗、膜料(塑料薄膜等)防渗、沥清护面防渗等。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井灌区进展迅速。其特点主要有: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在 0.95 以上,比土渠输水节水 30%左右;能耗减少 25%以上;与喷、微灌技术相比,能耗减少 50%以上;一般在井灌区可减少占地 2%左右,在扬水灌区减少占地 3%左右。大力进展渠道防渗技术是节水灌溉的重要途径。 5、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