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简答题近两年特别注重筛选、整合能力的考查,要求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要点加以概括,这里主要涉及作用、影响、模式、特点、措施、原因等方面。这类题实质是筛选并整合信息。筛选是对文中相关信息搜寻归拢,整合是对从相关信息中提炼出某种共同的东西,如事物的共同特点、事物的普遍意义以及带给人的共性认识、启示等。这类简答题常因以下问题而失分:①信息筛选不全,遗漏要点。②缺少层次意识,同类信息不知道归纳合并。③缺少提炼意识,不能指出事物的特点、意义等。[满分对策]概括分析内容要点“3 步骤”[典例剖析](2020·全国卷Ⅰ,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二: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新基建的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 , 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 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 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 , 基于新时代新使命 , 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 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 8 日)材料三: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 , 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 6 000 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他们从 2008 年到 2009 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这一教训。在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