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我国泵站信息化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泵站信息化发展趋势_第1页
1/8
浅析我国泵站信息化发展趋势_第2页
2/8
浅析我国泵站信息化发展趋势_第3页
3/8
浅析我国泵站信息化进展趋势1、前言“堤防保命、泵站保收”。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泵站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护和进展粮食生产的关键,专门是大型泵站承担着区域性的调水、供水、灌溉、除涝的重任。据中国灌溉排水进展中心资料显示,截止 2025 年底,全国已拥有大、中、小型固定灌排泵站 50 余万座,配套机井 418 万眼,各种农用水泵 593 万台,机电灌排动力保有量近 8000 万 kW,超过全国农用总动力的 25%以上。全国泵站灌排总效益面积达 5.3 亿亩。其中灌溉面积:4.68 亿亩,排涝面积 0.62 亿亩。全国大型泵站共 383 处,装机总功率达 449 万 kW。其中,承担防洪排涝的泵站有 269 处,装机总功率 222 万 kW。几十年来,国家投入巨资沿各大流域及其它要紧河流、湖泊,修建了堤防、涵闸和泵站;在无自流条件的易涝和洪涝地区,兴建泵站除涝抗旱;在经济发达但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开展以提水泵站为主的水源工程。随着机电灌排事业的进展,专门是大型泵站的建设,在太湖、洞庭湖、东北平原、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形成了大面积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农业生产基地,多数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在西北等洪涝缺水地区还建成了一批高扬程提灌工程,从全然上改变了荒滩旱塬地区的洪涝、低产、贫困面貌,促进了当地经济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华南和华东地区建成了一批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了经济发达地区水资源短缺以及如何合理分配问题,促进了整个流域的经济进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我国大型泵站比较集中的省份,已初步形成了以大型泵站为骨干,重点中型泵站为主体,小型泵站为补充的调水、供水、灌溉、排涝工程体系。然而,我国泵站建设事业的进展还专门不均衡:大部分地区还处于传统手动方式向自动化方式转变的初级时期;部分发达地区正逐步从自动化操纵方式向信息化治理方式转变,但离最终的智能化治理方式还有专门大的距离。2 泵站信息化现状泵站信息化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利信息又是我国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典型代表。现时期泵站信息化建设要紧包括泵站运算机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信息治理系统三大部分。每个部分的建设内容依照各个泵站的需求有所不同,单个泵站与梯级泵站和泵群的建设内容也有所不同。2.1 行业信息化的进程我国的行业信息化始于 1993 年,其建设和进展以“金”字号工程为代表。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当年提出在金融系统实施电子货币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析我国泵站信息化发展趋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