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浅淡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类和产生的原因,并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从而保证了工程的使用性和耐久性。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及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软土地基上建造的高层建筑,往往设计有厚实的基础底板,底板混凝土开裂将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并造成地下水渗漏,给整个工程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讨论此类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是非常重要而迫切的。以下结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的实践,本人着重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一、大体积混凝土常见裂缝及控制原理 高层建筑由于基础混凝土体积大,混凝土收缩受到限制便有可能影响使用性与耐久性的有害裂缝,即贯穿性裂缝(外约束裂缝)或可能进展的表面裂缝(内约束裂缝)。 (一)贯穿性裂缝 这种裂缝特征是由交界面对上延伸,靠近基底最大而在上部较小,严重的会破坏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防水性和稳定性等,影响正常使用,危害严重。其产生的原因是温度应力作用的结果。在混凝土降温阶段,热量逐渐散发,因温度逐渐下降使混凝土体积产生收缩,同时,在硬化过程中多余水份蒸发及碳化等原因使混凝土产生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外约束),不能自由变形,从而产生温度应力(拉应力),当两种应力叠加超过混凝土的抗拉极限强度时,则在混凝土的底面产生收缩裂缝。 (二)表面裂缝 这种裂缝的产生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有密切的关系。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很大,由于混凝土体积大,聚积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将显著升高。而混凝土表面则散热较快,这样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假如在混凝土表面附近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就会引起较大的表面拉应力,此时混凝土的龄期很短,抗拉强度很低,假如温差产生的表面拉应力,超过此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表面裂缝。这种裂缝一般产生很早,多呈不规则状态,深度较浅,属表面性质。表面裂缝易产生应力集中,能促使裂缝进一步开展。 由上述分析可见,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不仅要杜绝有害的贯穿性裂缝,同时也要减少或避开混凝土表面裂缝。 二、主要温控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根本原则是同龄期的温度应力(包括相应龄期混凝土收缩温差产生的应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