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仔猪红黄白痢病因与防治仔猪红、黄、白痢是养猪生产中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不仅给养猪业带来直接的死猪损失和巨额的药费开支,还间接地影响到病愈猪的生长发育,成为养猪业经济好坏的重要制约因素。根据我们在工作中的实践与摸索,积累了这么一点经验,愿与读者共同探讨。1 发病原因近几年来该病发生率比较高,死亡率达 15%左右,发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 环境中存在病原微生物,这一情况约占 35%。主要是出生 1 周龄内的仔猪,特别是易感仔猪吮吸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的母猪乳头时,病原微生物便进入了仔猪的消化道,由于仔猪消化道未发育完善,胃腺分泌胃酸的机能很低,缺乏游离盐酸,难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使部分乳汁分解为有害物质,再加上细菌毒素刺激肠道粘膜,引起肠道卡他性炎症,肠道内容物发酵与腐败后产生大量气体,又增加了对肠道的刺激,使肠蠕动加剧,造成吸收功能障碍,引发此病。1.2 仔猪受环境应激,约占 20%,主要发生在仔猪 10~30 日龄时,气候多变阴雨天持续时间长的情况下,特别是入秋以后,气候寒冷,地面太凉而又没加垫草,使仔猪抵抗力下降,这时可引发仔猪白痢。此时主要是母乳内转移性抗体逐渐减少,应激因素的存在,导致仔猪抵抗力下降,数种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致使仔猪发生局部肠道炎症而发生下痢。病猪排出灰白色或灰黄色浆状粪便,严重的呈糊状且带有腥臭味,身体迅速消瘦,其死亡率的低与环境条件、有无并发感染等因素有关。假如仔猪得不到有效治疗,就是导致死亡、发育不良、生长受阻而形成僵猪。1.3 哺乳母猪患病,约占 30%。哺乳母猪患病后,往往引起体温升高,造成生理代谢紊乱,引起乳汁变性,致使仔猪消化不良,早发性大肠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导致病猪全肠道发生卡他性炎症病变而出现黄痢。黄痢发生后,一是可使胆汁吸收不良;二是肠道内细菌繁殖产生的内毒素向血液中移动,引起变态反应。胃门平滑肌变态收缩时,出现仔猪吮乳后呕吐。空肠分泌大量粘液,造成仔猪高渗性脱水,该病以产后一周内发病最多,严重时死亡率高达 70%以上。1.4 饲养管理不当,约占 15%。其一是哺乳母猪突然换料。在生产中,往往由于母猪哺乳需要大量能量而改变饲料配方,加大饲料中能量的比例。当饲料中能量饲料如玉米添加量超过 60%时,仔猪很快便会出现黄、白痢症状,这是因为突然饲喂高能量饲料形成的乳汁过于浓稠,乳脂含量增高,而仔猪的胃肠道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很差,打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