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台湾草悟道景观设计绿道的概念最先由美国学者 William H.Whyte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在内地,绿道一词最早见于 2025 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的《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 。 从 1895 年开始台中市就将城市的公共绿地面积列为可持续进展指标之一,到现在城市绿道系统已经成为台中市道路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中最著名的草悟道是近年台湾绿道建设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使台中市拥有全台湾最适宜步行的绿色园道系统,也使台中市成为无碳城市更向前迈进一步。草悟道已经成为了世界城市绿道的优秀案例,其设计方法和理念,值得我们绿道建设者思考和借鉴。 一、草悟道简介 草悟道是台中市科博馆到国立美术馆之间的绿道,长达 3.6 公里,为全台中绿道最长也是最重要的一段。其中连接了 80 年代之后台中重大的文化建设,配合市民广场和公园绿地,制造了文化园道的意象。台中市民会自豪的说:巴黎有香榭丽舍大道,东京有表参道,纽约曼哈顿区有中央公园,而台中有漂亮的草悟道。 2025 年,台中市举办台中翡翠项链经国园道改善计划的设计竞赛,AECOM 公司凭借草悟道的设计方案在 2025 年一举中标,于 2025 年中和环艺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合作进行草悟道的深化设计工作。整个项目的一期斥资新台币 2.4 亿元,并在 2025 年春季正式完工。新的草悟道以充满律动与韵律之绿园道为步行空间,沿路串联起台中多项特色景点,包括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市民广场、勤美诚品绿园道、艺文空间、国立台湾美术馆、美食街等。草悟道上有人工的景观池,林荫搭配着水池,人们散步随性、自由,逛累了就直接坐在路面休息,或者到旁边的露天咖啡厅吹着微风去喝杯咖啡、享受着下午茶。草悟道不只是当地居民休闲的好去处,越来越多的外地,外国游客也会慕名前往。 二、草悟道的设计理念分析 草悟道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传统行草书法,所以英文名称则定名为「Calligraphy Greenway 」,即行草悟道。所谓行草,古人解释为: 计白当黑,首字领篇 ;左右挥洒,疏密相间;密不通风,宽可跑马 。 行草所架构之空间章法,快慢速度,恰恰和城市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