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浇带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浅谈后浇带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摘 要:建筑结构留设的后浇带,对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因混凝士收缩及温度原因产生的裂缝问题,对一些因结构及功能要求不便于设置变形缝以及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的工程,提出了很好的觖决办法。后浇带施工,从大的方面考虑,包括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和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而从细部考虑,要使后浇带达到预期的质量及效果,要注意的事项很多。现行相关法律规范对后浇带设计及施工质量方面的内容涉及也不少。尽管由于施工承包模式、施工管理环境,施工工艺技术水平、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与采购方式的不同,虽然法律规范做了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难于做到统一,所有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控制仍有一些共性的质量控制内容。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 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53.3 文献标识码: A 一、后浇带的质量控制法律规范 1.仔细学习和掌握有关后浇带的设计法律规范相关规定。有关后浇带的设计法律规范相关规定有:一是《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25)12.1.10 条规定,当采纳刚性防水方案时,同一建筑的基础应避开设置变形缝。可沿基础长度每隔 30~40m 留一道贯穿顶板、底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缝,缝宽不宜小于 800mm,且宜设置在柱距 3 等分的中间范围内。后浇缝处底板及外墙宜采纳附加防水层;后浇缝混凝土宜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灌完毕 2 个月后再进行浇灌,其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且宜采纳早强、补偿收缩的混凝土。二是《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法律规范》(JGJ6-99)6.6.2 条规定,基础长度超过 40m 时,宜设置施工缝,缝宽不宜小于 80cm。在施工缝处,钢筋必须贯穿。6.6.3 条规定,当主楼与裙房采纳整体基础,且主楼基础与裙房基础之间采纳后浇带时,后浇带的处理方法应与施工缝相同。三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法律规范(GB50007-2025) 8.4.20.2 条规定: 1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时,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应大于裙房基础 的埋深至少 2m。地面以下沉降缝的缝隙应用粗砂填实; 2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时,宜在裙房一侧设置用于控制沉降差的后浇带,当沉降实测值和计算确定的后期沉降差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后浇带混凝土 浇筑。当高层建筑基础面积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时,后浇带宜设在与高层建筑相邻裙 房的第一跨内。当需要满足高层建筑地基承载力、降低高层建筑沉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