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学案 2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学案略语】2015 年、2016 年连续两年全国卷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主要涉及称谓、官职、天文历法、风俗礼仪等方面,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分门别类地积累记忆。在本学案的“专项突破”部分专门提供了必修教材文化常识汇编,理解熟记这部分内容,必定有所突破。1.(2016·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B.建储意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解析:“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有误。“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答案:C2.(2015·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导学号 53700004)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而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場。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洲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