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浅谈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1页
1/3
浅谈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2页
2/3
浅谈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3页
3/3
浅谈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浅谈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摘要:黑龙江是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大豆病虫害常常发生,影响了大豆的产量与品质,采纳防治病害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最好的办法,应该说做好大豆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势在必行。 关键词:大豆 病虫害 技术 措施 防治 一、大豆的营养价值 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及 B 族维生素,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二、大豆病虫害与防治 (一)大豆的霜霉病 1、病症:叶片展开后,叶脉两侧出现褪色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不规则形或圆形,且在叶的边缘有若隐若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同时叶背面生灰白色霉层。菌丝层粘附病叶表面,内里含有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依附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病菌源。 2、病期:一般 6 月下旬开始发病,7~8 月是发病的鼎盛阶段盛期,逢阴雨年份发病较重。 3、防治方法: (1)精选种子,根除病粒,实行 2~3 年轮作。 (2)药剂防治。拌种,用 35%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 0.5%配比。田间发病时可用乙磷铝 350 倍溶液喷洒,每 665 平方米用药液 40 千克左右。 (二)大豆食心虫病 1、病症:看上去是红色小虫,幼虫钻入豆荚,咬食荚中的嫩豆粒,可吃掉半粒豆,严重降低大豆的产量,影响其品质。 2、病期:此虫每年一代,以老幼虫在豆地结茧越冬。隔年 7 月下旬变成蛹和蛾子,在豆荚上产卵,在雨季水多、土壤湿度大的季节利于发生。 3、防治方法: (1)技术防治。精选抗虫品种,轮作,适时收获,及时回场院。 (2)药剂防治。用农药拌种,适时播种,撒于田间,每 4 垄撒1 垄,或用 80%敌敌畏乳油,每 667 平方米用 100 毫升,浸蘸 20 厘米长高梁茎秆或玉米茎秆 50 根,每隔 4~5 垄插 1 垄,每走 7~8 步插1 根。 (三)大豆灰斑病 1、病症: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并侵染种子、幼苗、茎、荚。病粒出生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圆形褐色病斑。后期还可能形成不规则形病斑。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中央部分多生灰色霉层,是病菌的分生孢子。 2、防治方法: (1)苗期较湿润多雨的地区,用 50%福美双拌种,每 100 公斤种子用药 0.4 公斤。 (2)针对感病品种,生长茂密的豆田,在发病初期或荚和易感病期喷药,尽量控制籽粒上的病斑。常用药剂有 40%多菌灵胶悬剂每亩用药 100 克,或 50%甲基托布津 100 克,兑水 80 公斤~100 公斤喷雾。根据病情进展,间隔 7...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